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味的执着于过去并不可取,在有更好的方法的情况下,坚持着过去老旧的方法,并且大叫着这是传统,那这只是愚昧、不敢接受进步的表现。可一味的否定过去也是不佳,在没有详细分类的情况下,一棒子把过去打死,全部归为糟粕,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对过去的自卑的表现呢?
所谓过去并非是用来抛弃的,而是要在名叫过去的土壤上长出名为未来的绿芽,以过去为积累、筛选可以支撑自己的营养,排出废物。
恒星的意志亦是如此。
元素核结构这个全新的排出方式比老的排出口方式更加优秀,但这并不意味原本的排出口的方式在跟它对比的时候没有一点优点,事实上,它还是有一些优点的,比如说对于最高压的内核中心来说,元素核根本无法成形,自然也不可能把铁核排出了。
但这个缺点对于老式方法而言,却就并不存在,经过雕琢的铁核是可以排出其内部的铁元素,是可以通过区域划分来减少一部分区域的内压让铁元素脱出的。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前一个虽然耗能较少,可排出不彻底。后一个排出倒是彻底了,可无谓的消耗实在是太大的。
所以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这才是最优的选择,制造能把恒星内核最高压区域的物质抛售到内核外围的结构,再让其产生元素核结构,这就是恒星意识的办法。它如此想到,然后开始在自己的体内雕琢一套全新的系统,并且先暂停了自己原本的排出口。
计算器官凝聚成团、雕琢着各个部位,然后它的意识本身,则继续在思考那一件困惑了它数万年的事,不过这一次,事情却稍稍有些不同了。
在思考过程中,它似乎有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它开始主动的尝试计算脑海中的那些设计图在偏离它们设计原意时会产生的效应,它开始尝试那些用来收集信息、当成兵器的东西在制造出来以后是否能够用来收集物质。
而最后得出的结果,则是喜人的?答案是是的,其中有一部分用来收集信息或者被当中武器的存在是可以来收集物质的,它们甚至能无限的收集,完全不需要担心枯竭。
恒星的意识的波动从此刻在一个极端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得出结果而言对于它造成了较大的情绪波动,可跟之前不一样,这股波动是在得出了对熵降有益的情况下才出现,它,就是宇宙中,最原初的喜悦。
意识在波动,为自己找到了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而感到欣喜,而后,在一阵的欣喜过后,恒星的意识,终于许久未见的沉寂了下来。不再像之前一般疯狂运算,而是陷入了暂时的沉寂。它在等待,等待着将自己的内部改造完以后,有空闲的那一刻。
时间很快就过去,黯淡无光的星空此时已经出现了点点星光,但那并不是恒星发出的光芒,而是许多年前恒星所排出的“废物”在夜空中闪耀的光。
浩瀚而又巨大的恒星上,一颗颗“星辰”被喷出,围绕着原初的恒星旋转,然后相撞、相融。
直径超过3000万公里,巨大的恒星结构运动时带来的恐怖磁场让它的表面充满了高强度耀斑,70000k的表面温度让整个恒星炽热无比。
高温让其产生了瑰丽的蓝色,在可见光谱中,30000k以上的温度就能让其变为深蓝了。
恒星仿佛恒古未变,自从许多万年前,由大量电离辐射产生的电离氢区的诞生已经让它的吸积率大幅度下降了,按现在的情况,在没有其他物质的补充下,宇宙间的这一第一颗恒星或许会在数千万年以后就会化作尘埃吧?
百亿年是物质云稀薄的时间,之前恒星对自己寿命的推算是错误的,它没有把电离氢区的诞生算入其中。但这也不重要了,因为现在……
恒星并非再像之前那样恒古不变了。
经过了万年的沉寂,恒星的意志再一次出现了波动,因为它布置的任务,终于在这一刻,被完成。
“是时候了。”
聚变层外围,一张张极薄的薄片覆盖了恒星几乎三分之一的面积,这些薄片层叠在一起,似乎牵引出了什么东西,可那些被牵引出的物质却一直没有被使用,导致其一被制造出就被浪费。
可在此刻,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它们在被有意识的分开、阻隔、不再湮灭,从开始筛选,正的归正的,负的归负的。超对称的作用逐渐被分离,一个地区的引力似乎变得无限之大,而另外一个地区则产生了一些完全不同的莫名物质。
然后在磁场的操控下,那些莫名的物质逐渐归于一点,引力似乎无限巨大的物质则被排出到另外一点。它们的总能量是持平的,制造分离出这些物质的能量和这些物质能够带给它的能量是相同的……前提是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的话。
位于莫名物质堆积的地点,时空开始畸变,一些位于最微观的存在被捕获,被这些莫名的物质所制造的曲率所扭曲,逐渐扩大,而恒星的意识则开始收束自己在那一方位的火焰,在计算结构中寻找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一个、不、一堆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