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恒星的化身遍布了这半径十五公里以内的所有地表之上,在大地上,无数的光点依附在无数的生命上。那些被依附的生命们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显得十分的狂暴,但在依附的光点释放了一点点神经信息素以后,那些狂暴的生物明显的冷静下来了。于是,在这一情况下。这里被无数光点包裹、覆盖、显得额外不正常的区域中的动植物们,反而相比其他地区的,因为卫星消失而狂暴化的动物们更加正常和和谐。
巨大的光球旋转在还是一片焦土的黑灰土地上,将自己的所获所得传输到位于另外一个宇宙的恒星本体的计算结构中,并且它还从自己的身体上分裂出一个个比光点大得多,但比本身结构小得多的、大概跟一只戈拉体积相当的光球。
在这些光球中储存有恒星在这颗星球上所收集的实物标本,这些标本大多是同个体生物身上不同部位的复数细胞构成的,保有被收集生物的全部信息,并且具有可复制性。也就是说,有了这些标本,恒星完全是可以在另外一个宇宙完全复原出这些组织的主人的,能复制出一个活生生的、具备所有正常功能的生命的。
不过制造是一回事,能不能在那个宇宙背景温度在1000K左右的地狱中活下来是另外一回事了。除非是恒星自己制造一个完美的环境,不然的话,那个宇宙现在只会适合一些等离子生命和超重核生物的存在,至于其他?完全无法生存。
所以这样复杂的碳基生态群落,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都只有这个宇宙中能看到了。而其他可能在这种宇宙温度下存在的如:硅基、硫基、硼基生物等,恒星估计在这个宇宙中还是不能看到的,至于为何,那还是因为宇宙的法则限制了这些生命的存在。
首先来说说硅基吧,在化学法则相差不大的宇宙当中,硅基生命(以及其他基)存在的可能性一定是远远小于碳基生命的。
因为在元素当中,硅化合物的数量远远少于碳,不向它那样活泼,且硅能构建的复杂大分子形态有限,难以形成足够构成生命的有序度,就算是有一些硅酮能够拥有构建复杂生命的本领。但它们在自然界的数量……人类至今还没有在外太空的陨石上发现那些硅酮,反倒是能构成生命的碳基大分子倒是一堆一堆的。
至于硼基和硫基生物……则是因为元素的数量比起碳来说太少,并且复杂度同样不如碳的大分子们的缘故,存在这些生命的可能性也远远小于碳基……
综上所述,在整个宇宙的常见元素中,碳基才是最为适合整个宇宙规则的存在,在宇宙中碰到碳基生命的可能性比起碰到非碳基的可能性大太多太多了。
倒不是说这些种类的生命不能存在,而是它们的数量远远小于碳基,所以,地球上的那些物种存在的规律反而才是整个宇宙的常态。这并非是人自大,规定了一个模版让所有生物都跟地球类似,而是宇宙的化学规定了所有绝大多数生物跟地球上的类似。
不管怎么讲,流体力学在同一个宇宙中还是一样的,那么水里游也就只能那样。空气力学也大多类似,那天上飞也只能那样长。它们又不可能违背物理法则,所以大家最后都会变得相似起来,在相隔亿万光年的距离以后,还是那般模样。
恒星的化身不断地释放光点和光球,为它在另外一个宇宙的本体提供无穷的知识,让它一步步完善那本书,从动物身上、植物身上、微生物们身上。每一个光点都聚集有巨量的信息和完整的标本。它们将这些标本放入巨大的光球当中,然后继续重复它们的工作,这样一直到收集完了一整个区域的全部信息为止,接下来,在得到指令以后前往下一个区域。
就这样,恒星在降临的这半个昼夜中足足收集了超过了4000个物种的完整信息和标本。而在这些被收集了的物种中,有一些奇妙的生命,让恒星的意识海出现了一点波动,名叫好奇的波动。
其中的一种生物即为这颗星球上极为常见的大气生命们,它们的生活范围在海拔两千米的层云到三十千米的对流层顶部之中,以数种气凝胶为身体的构造组成,大多是存在在云气之中,以高空飞行生物和云层中的元素还有太阳光为能量来源。
最为漆黑的暴风雨中,发出点点光亮的就是大气生物中的一种偏向掠食性的存在,这些掠食者往往身型巨大,比在海洋中巨兽还要巨大,蔓延数百米,在高空中发出迷惑的光,吸引其他存在接近它们,然后又用存在着神经毒素的触手死死缠绕在靠近了的生物的体表上,如同章鱼一般把对方包裹、吞吃。
十分的有价值。
恒星的意志是如此的判定到,这些生物在系统所包含的信息记录中并不存在,所以它们很有价值,是未知的知识和风景。
至于另一种让它具有好奇的生物……那是一种完全跟人类不同的存在,为什么要跟人类强调呢?因为,那是一种……智慧生命。
它们拥有种族观念、拥有社会理论、能够形成大规模的种群;可以进行虚构事物的描述,还可以以被描述出的虚构存在为原动力来进行行动,聚集大规模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