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青峰村的故事 > 第十九章 记忆中的青峰村十三

第十九章 记忆中的青峰村十三(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人绕着教室走了一圈,刘建国发现教室后面还有两间茅草屋。

    “这里还有人住吗?”

    “有,是阿敏家。之前她家在坡脚下,也是两间茅草房,遇到下大雨,坡上的泥土松了,垮下来把房子冲垮了。

    阿敏爸爸就说我搬到坡上来总不得被冲垮吧。

    于是就在这里修了两间茅草屋。

    本来这坡上是光秃秃的,老师说没有树木,山体就容易滑坡,发动我们在学校周围栽树。以后年年植树节,学校都要种树。

    你看这些高大的桉树和柏树就是我们那个时候种的。

    那些小一点的就是后来的学生娃种的。

    建国,你来看,这棵大树上还有我们刻的字呢。”

    刘建国一看,果然是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两人在树林间穿行,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在用竹耙耙扒拉着地上的落叶。

    看见李英和刘建国很是意外,打量了半天才说道:“哎呀喂,我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大干部呀,原来是英子,你放假回来了。”

    “嗯,王幺妈,你拾柴火呀。”

    “就是,捡点树叶子回去引火。要不去屋里坐坐?”

    王幺妈看了看刘建国有些犹豫地邀请道。

    一看这个年轻人就是城里人,自家的烂草棚棚都不好意思请进去。

    李英:“不了,我们要回去了。家里头有好多事情呢,明天过年你和幺叔请早啊。”

    王幺妈:“要的,要的,我要早点来帮忙的。”

    李英:“阿敏她过年会回来吧?”

    “过年要回来的,到时候我让她去找你耍哈。”

    “好。幺妈,我们先回去了。”

    “慢慢走……有空来坐坐……”

    幺妈看着走远的李英和刘建国,摇摇头叹口气,这就是命呀。

    自己家的阿敏跟英子一块上学读书,人家现在是大学生了,看样子还找了个城里女婿,可自家阿敏只读了小学就完了,穷啊,供不起了,只能回家种地,然后早早出嫁,现在又拖起娃娃了,也只能过年才回娘家一次。

    李英:“阿敏几年前嫁到邻县那边去了。孩子都有了。

    刘建国:“阿敏是你的同学,和你差不多大吧,都结婚了生孩子?”

    李英:“农村的孩子都这样,读不成书就回家帮忙种地,然后早早结婚生娃。我如果不是考上了大学,现在也是已婚妇女孩儿他妈了。”

    刘建国:“还好你考上大学了,不然我到哪里去认识一个叫李英的聪明好学,吃苦耐劳,温柔贤惠的好女子。”

    “刘建国,你把我夸成一朵花了。”

    “你就是一朵花。”

    “是不是乡坝头的红苕花花?”

    “你是我心目中一朵牡丹花。”

    刘建国突然扯开嗓子唱道: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

    有人说你娇媚

    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

    有人说你富贵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啊牡丹啊牡丹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

    冰封大地的时候

    你正蕴育着生机一片

    春风吹来的时候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啊,牡丹

    啊,牡丹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

    歌声美丽动听,也是李英听到了最动人是表白。

    两人回到李家院子里的时候,院子里摆满了很多的桌椅凳子,木盆筲箕箩篼碗筷之类的东西,之前宽敞的院子显得很窄了。

    李妈妈正带着几个妇女在收拾。

    李英带着刘建国回来。

    “妈,要不要我帮忙。”

    “你去厨房烧火去…多烧点热水,我们把这些杯盘碗筷好好洗一洗。”

    李英:“好咧。”

    刘建国也赶紧跟着李英进了厨房。

    他发现那些妇女看他的眼神毫无顾忌,他有些不好意思了。

    李英:“建国,你去打两桶水来倒进锅里吧。”

    刘建国打了两桶水然后就挨着李英坐在灶前。

    李英:“冬天烧火是个好差事,来烤烤火……”

    刚才出去走了一圈,坡上的风还挺大的,两个人的手脸都吹得冷冰冰的。

    刘建国:“哪来那么多桌椅碗盆?”

    李英:“明天家里过年办席,都是村里各家各户搬过来的。”

    刘建国:“呵呵,那不是吃个饭还要自带碗筷。”

    李英:“算是吧。平时一个钱掰成两个花,每分钱都有用,不会置办太多的生活用品,要用的话就相互借。桌椅碗筷不够,大家伙来凑。这在村里已经是习惯了。”

    刘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