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是再打一场,当然不可能马上就这么开片,一来,参与演习的部队需要各自重新回到位置,军事布署也得重新调整,而最关键的,红方接受的那批高科技装备和作战单位,他们也得有个熟悉的过程,不指望他们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掌握这些装备所适用的种种现代战术理念,但至少,作为指挥官,红方的指挥员们总得先了解一下这些东西的基本性能和作用吧?雷达,防空导弹车,数种不同型号和功能的无人机,对地导弹,电子战部队……看着面前这一堆堆一看就很先进,自己却连见都没见过的先进装备,还有那一个个站得笔挺的帅小伙士兵,红方军长直乐得合不拢嘴,感觉自己这辈子都没有这么阔气过。
“这小飞机怎么有这么多种?看样子,差别挺大的,都有什么不同?”
“报告首长,这几种无人机,主要用途都是用于侦察,只不过,根据其性能和体积重量的差别,其具体的适用范围还是有所差别的,比如小的这种,由于它体积小重量轻,侦测的距离相对更近,但能够由单兵携带,很适合特种部队或侦察兵用来进行近距离范围内的侦察,而最大的这种,不仅可以用于侦察,还可以搭载两枚小型的空对地导弹或是火箭弹,机枪挂舱之类的武装,以实现远程的精确打击,同时,它还能为地对地导弹提供精确制导,或是与其他装有数字化终端的友军单位进行实时的信息传输。”
“好,好啊!这东西还能攻击?那还真是不错……就是这火力还是稍微弱了些,打打小目标还行,对那些有坚固工事的目标,恐怕就没什么用了。”
曾经体验过这无人机的厉害,军长自然是不会小看这玩意儿,但习惯了大开大合作战的他,对这挂载的小小空对地导弹却是有些不以为然:这炸弹,比当年小鬼子和果党的飞机扔的炸弹可小多了,看着也就比一枚掷弹筒粗不了多少,能有多大威力?相比之下,他对于一旁的地对地导弹发射车和防空战车倒是更为满意——这又粗又大的发射管,看起来才给力啊。
“这个地什么?”
“报告首长,是地对地导弹发射车。”
“嗯,这导弹的射程是多少?威力有多大?”
“首长,这是我们刚刚列装不久的东风-11型地地导弹,它的最大有效射程是六百公里,弹头重量为五百千克,最大误差为两百米,即便是使用常规弹头,也能对敌重型防御工事造成致命打击。”
“什么?你说这玩意儿能打六百公里?”
“是的,它的最大有效射程的确是六百公里。”
“乖乖,有这玩意儿在手,那还不是想打谁就打谁……这导弹怕是不便宜吧?”
士兵:“……”
一路看过来,到了那几辆电子对抗车面前时,看着那怪模怪样的电子设备,军长却是怎么都看不明白这东西到底厉害在哪,但一想到之前的演习中,他连对手的面都还没见着,就早早的曝露了自己指挥部的位置,心中对这装备的功效却又是暗暗称奇。
想了想,不由好奇问道:“你们这东西,是不是可以找出敌人电台的位置?”
挂着上尉军衔的队长答道:“报告首长,我们这是国产最新型的电子战对抗系统,它的功能和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侦测一切可疑电波信号,锁定信号发射源坐标,破解密码,制造全频干扰,释放假电台信号……总之,一切与通讯和电讯有关的任务,它都能有效完成。”
不明所以的点了点头,军长好奇的看了看他们这装备的操作界面,却发现复杂得远远超出了他的想像,随口笑道:“看起来,你们这东西可比那雷达还要复杂得多……这东西,一般的兵恐怕还真玩不转吧?”
迟疑了一下,队长答道:“我们电子对抗部队的招兵标准之一,是必须要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水平,从这点来说,要求的确要比普通的部队招兵更高一些。”
愣了一下,军长猛的反应过来,愕然看着面前这几名战士问道:“你的意思,是你们这些人,全都是大学生?”
队长答道:“报告首长,是这样没错。我们这支团队,一共六人,全部都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且有三人是拿到了硕士学位的。”
这一下,不止是军长,在场的所有军官们全都惊呆了。
大学生,这是什么概念?
在五十年代的中国,初中生就已经可以被称为知识份子,如果从军,那就是最受欢迎的学生兵,像这样的苗子,一般来说,在各部队都肯定是会被当成骨干来培养的,而高中生的话,那就算是各部门争抢的人才了,按照从红军时代留下来的规矩,这样的人是绝对不允许上一线战场的,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决定了他们不管在哪个岗位上所发挥出的价值,都要远远超过一个大头兵,甚至是基层的军事骨干。
至于说大学生?这就更是人才中的人才,尤其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全国解放,国家开始进入到建设发展时期,这种高级知识型人才的重要性就更是被突显了出来,目前来说,就没有一个部门是不缺这样的人才知识份子的,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