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五十二章 琅琊王
颍川郡,许昌。
曹操迈步走出中军大帐,身后跟着别部司马荀彧和军师祭酒郭嘉二人。
曹操身着红黑色的官服,扳着脸走在最前。
三人刚走到辕门下,便见远处奔来一队军士。
数十位人高马大的汉子骑在马上,队中一辆雕制华美的马车鲜明夺目。
曹操见状,停下步子,身后的荀彧和郭嘉也随之立住。
挥袖摆了摆手,曹操喝令道:“你们几个,干什么的?”
面前的一队军士听到曹操的喝问,当即勒马而下。
为首的军使跪地拜道:“卑职参见使君,卑职乃东平国中尉苗介将军麾下骑都尉,奉命前来。”
曹操听着那军使的奏报,沉声道:“东平?东平怎么了?又出了什么事?”
只听那军使又道:“卑职奉东平王之命,护送济北王赴京。”
曹操一听,顿时有些惊愕,疑惑道:“什么?济北王?你是说你把济北王送来了?”
军使不明白曹操的心思,只跪地拜道:“回使君,卑职身受王命,不敢怠慢,济北王安然无恙,卑职现使命已毕。”
曹操听得心烦意乱,便快步走近队中的马车,“唰”地一声掀开马车的帏帘。
帘内果然显出一个男子,只见那男子蓬头垢面,身上还穿着褶皱不堪的王侯之服,正是济北王刘鸾。
刘鸾见帏帘已掀,曹操正一脸冷色地看着自己,便结结巴巴地拱手道:“司,司空大人。”
“嗯,”曹操顿时面露不悦,轻声哼了一声,“济北王还真有闲情逸致,怎么有空来许昌一游啊?”
刘鸾被曹操讥讽地面红耳赤,无奈道:“司空大人可要为寡人做主啊,那琅琊诸葛亮暴虐无常,竟,竟然将寡人驱逐出济北……”
刘鸾一边控诉着,一边声泪俱下,抽泣着拂袖拭着泪痕。
“济北王放心,本官定会给济北王一个满意的答复,”曹操懒得听刘鸾的诉苦,将手上的帏帘一放,站在车外,清声道,“济北王一路辛苦了,先回营中歇息吧,待本官入宫回来,再为济北王设宴洗尘。”
“有劳司空大人。”车厢内传来刘鸾抽泣的嗓音。
见济北王竟然被押送来了许昌,曹操心中虽然大怒,却只能不动声色,两手背在身后,回身走着。
“使君,此乃我王所付文书,特承与使君一揽。”
死死地瞪了一眼一旁的军使,曹操轻蔑地一努嘴,“将军真是精明强干,去领赏去吧。”
……
此时,曹操心里早已没了入宫的心思,转身走回帐中。
荀彧和郭嘉也恭敬地跟在曹操身后。
“真想不到,那诸葛亮竟然把济北王给我送来了,这是什么意思?”
曹操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
荀彧略微一沉思,随即迈步奏道:“主公,这诸葛亮真是好手段,如此一来,既把济北王这块烫手的山芋拱手让人,又不落下残害汉室王嗣的恶名。”
“哼,无知竖子,自作聪明,”曹操冷冷一笑,不屑道:“那济北王是何许人也?章帝五子寿王之后,至今已历五世,岂能轻易废之?没了济北王,我倒要看看你诸葛亮的济北国还怎么占得安稳。”
郭嘉慢慢地探出步子,拱手奏道:“启奏主公,那诸葛亮已将济北国改制为郡,自领琅琊国主,治于开阳。”
“什么?”
曹操听着郭嘉的谏言,当即站起身来,大惊失色,又道:“奉孝你说什么?诸葛亮将济北国改为郡制了?什么时候的事?”
“文书今日才送来,想必也就是这两日的事吧。”郭嘉不慌不忙地回道。
曹操正气得死死攥着两手,只听郭嘉接着道:“主公,不仅如此,诸葛亮还将鲁国和琅琊国俱改为郡制,此时已割据四郡,僭位建国。”
“哈哈哈哈,真是笑掉大牙!一个黄口小儿,侥幸占了几座城池,便敢称孤道寡了?”
曹操原本怒不可遏,但一听到郭嘉说到诸葛亮将四郡并入琅琊,僭位称王,顿时觉得啼笑皆非。
“我原本还觉得那诸葛亮似乎有些见地,没想到也是个急功近利的匹夫,我心安矣。”
曹操说罢,两袖一摊,随意地并在胸前,得意洋洋地坐回主座。
“主公,臣以为,那诸葛亮并非急功近利……”
曹操刚一落座,便听荀彧沉声奏道。
“哦?文若,那你来说说,不是急功近利又是什么?”
荀彧清了清嗓子,随即娓娓道来,“主公,琅琊本就为郡国,先前那泰山贼寇臧霸不就割据开阳,自领国相么?
至于鲁国六县,主公占有两县,那臧霸独据四县,却仍不封王,只在鲁国设立了郡丞总揽军政。”
曹操冷静地听着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