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所以,少府从‘代民储粮’一事上,顶多只能赚个三五年;所得收入,也就只能稍缓解一下府、库的空虚,让中枢得到一笔压箱底的钱粮而已。
萧何将心思打到‘代民储粮之费用’上,并没有真正说在点子上。
但很可惜,刘盈也没有那么好心,非要上赶着去提醒萧何:粮食官营,除了代民储粮之外,还有别的渠道可以牟利
“孤以为,十取其二,未免太过了些。”
面不改色的道出一语,便见刘盈摇头一笑。
“须知今,纵父皇所定之汉农税,亦不过十五取一而已。”
“若孤使少府代民储粮,取‘十二’之费,岂不三倍于农税?”
“如此,孤之所为,同往昔之粮商米贾何异?”
“代民储粮之仁政,岂不也成了朝堂横征暴敛,掠剥百姓之恶政?”
稍带严肃的接连数声反问,刘盈又稍摇了摇头。
“十二之例,孤甚不取。”
“孤以为,少府代民储粮一事,当取十一之费。”
“此十一之费,其半入国库,以为市、仓吏佐之俸禄,及护仓甲卒之粮饷;另半入内帑,以实府、库。”
“如此,方最为适宜。”
言罢,刘盈便自顾自低下头,摆出一副‘孤意已决’的架势。
见此,萧何也是将赶到嘴边的话强自咽回,面带遗憾的点了点头。
“十取其一,国库、内帑各入其半 ”
“嗯 ”
“府、库皆岁入五、六百万石,却也不算少 ”
在萧何仍沉寂在‘我来算算能赚多少’的喜悦之中,无法自拔之时,跪坐于萧何对席的陈平,却是面带思虑的缓缓点下头。
“代民储粮,取十一之费 ”
“纵较之于陛下授民田爵,亦不逞多让啊 ”<spanstyle>谷</spanstyle>
“更同陛下授民田爵以劝耕、汉重农抑商之国本不谋而合,又一脉相承 ”
暗自思虑着,陈平望向刘盈的目光中,‘史无前例’的涌上一抹由衷的敬畏。
——人臣对于君主,对上位者才会有的敬畏!
因为此刻,陈平终于明白过来:天子刘邦,为什么会显现出打消易储之念的姿态了。
“赵王不恭兄长,当在其次。”
“首要者,当乃太子仁以爱民,已使陛下赞怀于心 ”
如是想着,陈平便悄然低下头去。
“先是整修水利,今又粮米官营、代民储粮 ”
“太子之势,恐纵陛下,亦已无从扭转 ”
“吾,也当为日后筹谋了 ”
陈平正思虑间,对席的萧何,却是针对粮米专营一事,继续提出自己的疑惑。
“家上。”
“单只代民储粮,恐尚不足尽解民忧?”
就见萧何稍待疑虑的发出一问,又若有所思的低下头。
“往昔,民卖粮与商贾而得钱,可持钱往市,货盐、布以为用。”
“今家上代民储粮,又尽去关中之粮商米贾,民除果腹所用之余粮,当自何易得钱,以货盐、布?”
听闻萧何此问,刘盈心下只阴恻恻一笑。
“嘿!”
“等过几年,把盐、铁、布全部纳入官营范围,我看还有谁整天嚷嚷着‘府库空虚’?”
“只可惜你萧何,等不到那一天喽 ”
暗自腹诽着,刘盈面上却是轻松一笑。
“少府官营粮米,自非只‘代民储粮’一项。”
“若民欲卖粮,少府自也当以钱买之;无事生产,不以耕农为业之贾、匠之流,自也当以钱,买少府粮而食。”
“且今,关中之农户耕作一岁,所得之粮纵果腹亦有不足,卖粮而易盐、布者,当不过撩撩。”
“此事,少府当可应对自如。”
“纵少府无力应对,萧相前时所布之政令,亦只禁商贾屯粮、货粮,可从未曾禁农户屯粮、货粮。”
“若苦无钱,民自可以手中之粮,往市而易盐、布。”
听闻刘盈此言,萧何也是面带赞同的点了点头。
粮食专营,起码在现阶段的汉室,单凭着‘代民储粮’,就可以吃下关中粮食市场的九成以上。
原因很简单:人生存最基本,也是优先级最高的两个选项,必然是吃饱和穿暖。
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吃饱,都会排在穿暖前。
若非如此,民间也不会有‘宁做冻死鬼,不做饥亡魂’的俗谚。
而现如今,关中百姓的生活现状,基本都还停留在‘勉强能吃七分饱’的程度。
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