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家人直喊冤枉:“汤应死之前听闻逃出城外,我们就连忙发散人去城外打听他的行踪。谁想到他假装出城,转眼又溜到后山去。”
冥冥之中汤应仿佛就被谁附身一样,明明知道后山危险还是过去了。
李氏满脸茫然,祝知微看得出她确实不清楚汤应会跟谁结仇。
不过祝知微只是问问,毕竟汤应的死跟后山脱不开关系,是谁动手已经很明了。
汤应都死了,李氏心灰意冷,也就没再死口隐瞒,一五一十把怎么害死李郎君的事说了:“表哥想娶我,知道夫君不会答应,就送了一点药粉来,说是放进酒里,丁点闻不出来。”
李郎君对李氏没有防备,见她亲自做了下酒菜,两人就对饮起来。
没多久李郎君就毒发趴在桌上挣扎着,伸手想要抓住李氏,却一个不稳就倒在地上,没一会就不再动弹了。
李氏伸手探了探,李郎君的确没气了,这才用油灯把帐子点燃,看满屋烧得差不多才跑出去茅房。
等外头有人喊着走水的时候,她才装作慌张的样子跑出去,然后哭喊着叫李郎君的名字,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
装模作样的样子成功蒙骗了不少人,就连李家人一开始也被蒙在鼓里。
只是后来仔细一想就觉得有些不对劲,毕竟李郎君身子还算健壮,就连李氏都能跑出来,他怎么就不能?
要是睡得太沉,也会被火烟呛醒,起码会挣扎一下。
但是看他倒下的样子,根本就没有一丝挣扎的痕迹,他们才会在县衙前怀疑李氏,却苦于没有证据。
李氏把所有事都交代了,一脸哀大莫过于心死,把李家人恶心得够呛。
仿佛汤应才是她的夫君,死去的李郎君却丝毫没叫李氏有一点悲伤的样子。
祝知微冷哼:“你就没想过尚在深闺之中,汤应碍于家里人就不敢娶你,等你变成寡妇,难道他们就会改变主意吗?”
闻言,李氏愕然地抬头,恍恍惚惚道:“不,表哥答应过我,事成之后就带着我远走高飞,以后都会在一起的……”
她捂着脸,明白一出事汤应就跑出城,压根就没有顾及自己的意思。
要不是后来汤应死在后山的山脚下,李氏恐怕到死都不会再看见他。
这个负心郎哪里是想跟自己在一起,不过是借她的手杀掉李郎君罢了。
“不是因为想跟你在一起,却要你杀掉李郎君,你可知道是为何?”
李氏茫然摇头,显然一无所知,祝知微叹气。
或许她罪该万死,可恨之余却又叫人怜悯。
谋杀亲夫的罪名在容县极为震撼,三天后李氏就要斩首示众,不少百姓赶来围观,手里提着篮子,里面都是拿来扔她的臭泥巴和烂叶子。
李氏这三天几乎不吃不喝,生不如死的样子叫红叶私下冷哼:“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只是在离开牢房的时候,李氏突然想见祝知微,后者也没拒绝。
见到祝知微,李氏看着四周,只有木风和红叶在,她才放心说道:“民妇恍然记起表哥提过,李郎君闲着没事走夜路碰着鬼,活该倒霉。”
她当时只以为汤应不高兴李郎君娶了自己才咒骂,心里还欢喜。
这几天在牢狱里李氏想起李郎君对自己的好,终究有些后悔,苦思冥想才记起此事来:“民妇回想了一下,夫君是账房先生,一入夜就会回家,从来不会在外头久留,所以有一天他很晚回来,便有些印象,神色还怪异,颇为慌张的样子,只以为他怕黑胆小。”
她当时没想太多,还觉得李郎君是个孬种,因为怕黑才会早早回家,其实何尝不是因为眷家和想多陪陪自己?
李氏又说了李郎君平日从酒楼做好帐本后从那条路回来,离得不远,李郎君都是直接走回来的。
祝知微记下,又看着她感觉有几分可惜。
李氏整理了自己的衣物和头发,释然地笑笑:“民妇眼瞎,把鱼目看成珍珠,却把珍珠丢了,活该有这样的下场。”
她的家人嫌弃汤应,估计早就看出这男人不靠谱,特地挑选了李郎君这么好的人,李氏却没能珍惜。
虽然让祝知微不要通知娘家人过来,然而他们还是来了,远远红着眼看向李氏。
直到刽子手举起大刀落下,李氏的脸上都带着平和的神色。
行刑结束,祝知微简单描绘出李郎君走过的路线,周围经过的地方都标注了一遍。
“去问一问,那天晚上附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木风去打听了,特意买了馒头问附近的乞丐。
这些乞丐只要有吃的,什么都愿意说。
他们七嘴八舌说完,木风整理一番就回来告知祝知微:“那晚上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唯独这条路上夜里有一辆马车坏了,挡住路,叫别人只能绕路。”
其他马车牛车只能绕路,走路的人却不用。
但是那辆马车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