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十三章人生最华美的一章(3)
实习单位难找,这一点许素杰去年暑假就已经体验过了。找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找对象,谁都想找个好的,可是好的又未必看得你。好单位进不去,差单位又不愿去,总是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她劝霍玲:“起点放低点,眼光别那么高,一定要非大企业不进的话,恐怕你的实习报告只能交白卷了。”
大四的毕业实习,学生们找实习单位天南地北都找去了。用班上一个男生豪气干云天的话来说就是:“起步成都,放眼天下。”
有的南下有的北上,有的东奔有的西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很多学生首选的城市。年轻人都想毕业后去大都市工作,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许素杰问苏一会不会去北京找实习单位,“这可是你和钟国这对牛郎织女提前相聚的好机会哟。”
苏一是有这个打算,打电话跟钟国说起时他也高兴得满口赞成。让她只管过去,他会为她打点张罗好一切。
“我去跟领导说说,看能不能就把你安排在我们事务所实习。反正是不拿薪水白干活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一起上班下班,朝朝共暮暮了。”
钟国也按步就部的开始了毕业实习,直接在他兼职两年的建筑事务所进行。毕业后,这家事务所将会正式录用他。
苏一听得好开心:“好哇,我马上去订火车票。”
可是话说了还不到两个小时,钟国就沮丧地又打来电话。他临时被事务所派去北京远郊怀柔区的一个房地产施工楼盘跟现场。吃住都要在工地上,至少要呆两个月才能上来北京。如此一来,苏一再过去就没意义了,万里迢迢跑过去,独自呆在北京城多没劲啊!
去北京实习的计划就此泡汤,苏一决定就在成都随便找个单位实习着。正式毕业后反正要去北京的,她也就不会像霍玲那样强烈希望实习与就业都一步到位。只要有个能给实习鉴定的单位接纳,就这样呆上两个月吧。
许素杰和苏一同样的要求不高,也说有个小公司呆着交份实习鉴定就行了。因为她的工作单位已经联系好了,一毕业就能直接去南昌某报社上班,毕业实习对她而言只是一个走过场的形式了。
这几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为大学扩招后,大学生过剩,毕业即失业已经是很多毕业生面临的窘境。许素杰却是班上少有的、早早就和理想的工作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的几个幸运儿之一。她说是她去年暑假的大三实习期非常努力的缘故,所以为自己争取到了这个机会。但霍玲却在背后对苏一撇嘴角:“说得她多努力似的,其实她能进那报社还不是靠的关系。你知道吗?她现在是那家报社某部门领导的未来儿媳妇。”
许素杰准备与之结婚的那位“大叔”男朋友是什么来历背景,纵然她和苏一关系最要好,却也极少对她提及。霍玲竟说得出根底来,苏一有些奇怪:“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班只有她一个南昌人,我们学校可不止她一个南昌人。是她一个老乡说的,说她为了留在报社,答应嫁给那个领导的残疾儿子。”
“啊——残疾人?”苏一大吃一惊。
“如果不是残疾就轮不到她了,人家领导的儿子什么样的女人找不着?听说是从小患的小儿麻痹症,两条腿长短不一样,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三十好几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这样年纪老大又是残疾,许素杰居然也肯,啧啧啧。”霍玲摇头不已。
苏一愣了良久。许素杰找了个“大叔”做男朋友,在她看来就已经是很委屈的事了,没想到还是一个残疾人。她并没有半点歧视残疾人的意思,残疾人也有感情,也需要正常的婚姻生活。但是许素杰的选择与爱情会有关系吗?简直就是一笔明码标价的交易了,难怪她从来不对她说起她男朋友的事情。
许素杰不提,苏一也就不会去问。她已经不是四年前刚进大学的十八岁女生,什么事情都自以为是地要去插手管一管。她已经知道人家的选择是人家的选择,轮不到她去说三道四。而这时,她也才突然有所理解为什么许素杰会选择在成都随便找家单位而不回南昌去实习。也理解了她当时的话:“为什么要回南昌实习?我一毕业就会准备结婚,这个学期是我最后半年的单身生活,我不会提前结束它。”
4、
因为要求不高,苏一和许素杰找实习单位时比霍玲顺利,很快就分别被市里两家规模不大的公司接收了。小公司对于找上门来的大四实习生欢迎得很,反正只干活不拿钱,不要白不要。大企业觊觎者众,僧多粥少才会那么难进。
许素杰去了一家咨询公司做秘书,说是秘书,其实就是办公室的一小打杂,端茶倒水打字复印接电话,什么零零碎碎都交给她干。
苏一则在一家广告公司写文案。虽然她的文字功底好,但写广告文案带着浓浓商业化气息,与她以前给报刊杂志写情感类稿子完全是两码事。她初次写这类商业性文字,写得痛苦极了。下班后回宿舍对着许素杰诉苦:“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