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而长江的名字但是就更要往后靠了,实际上长江一直都没有个整体的名称,只是各段在不同的省,有不同的叫法。
比如上游的金沙江,下游的扬子江,以及通天河、岷江、荆江,甚至黄浦江都算是长江的一部分。
那么,在五千年前的远古时期,长江更不可能有一个整体的称呼。
或许当时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一条江,也是将其称之为河。
大禹治水的远古传说,也只是说大禹治了洪水,没有特定的说是哪条河。
只是黄河一直以来都“桀骜不驯”,历朝历代都要治水,所以后来传说传着传着,就成大禹治黄河了。
当然,这只是部分学者的论调,他们认为良渚就是夏,而大禹治水治的其实是长江,所以后来夏启,就在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立国统治。
并且还修建了非常多的水利设施,这正是“大禹”一脉擅长的事情。
对于这个说法,国内很多学者也持不认同的意见,反驳声层出不穷。
最为被认可的一种说法,还是认为良渚文明要比夏更早,是良渚文明灭亡之后,良渚的后人,将“社祭”传播到了中原地区。
或者中原地区的“炎-黄部落”,吸收了良渚的部分文化,其中包括社祭文化,并且将其衍生成了“社稷”这个词的来源。
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目前还缺乏关键性,直接性的证据来证明。
不过陈翰是比较认同第二种说法的。
因为按照殷墟的发现,来反推夏存在的时间点,绝对是和良渚无法对上的,良渚灭亡的时候,夏都还没诞生。
而且史书上记载的夏,确实一直都认为是在中原地区,不可能在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
而且打败了夏的商,也确实在中原。
只能说夏可能是继承了良渚的部分文化,并且延续到了后面的商周,但是绝对不能说良渚就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