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裁军?杨彪的这话一出,坐在陛台上的刘辩与何太后都愣了一下,群臣更是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突如其来的裁军,意味着什么,群臣不可能不清楚。
现在朝廷所拥有的兵马,的确是太多了。
有的时候,兵多将广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为何?
因为养不起!
萧玄的势力,原本盘踞着关中、凉州,部众八万人,在东征董卓的时候,折损了不少。
但是,随着萧玄大败董卓的西凉军,也收服了不少的敌军将士。
这前前后后加起来,此时朝廷的步骑已经超过十五万人。
这是一支十分庞大的军事力量。
只不过,以朝廷现在的财政能力,是很难养得起的。
大汉有十三州一部,分别是:司州、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交州。
司州,即司隶校尉部,算得上是一个州。
而今萧玄占据着司州、凉州这两个州。
司州是汉帝国的都城所在地,拥有洛阳和长安两座大城池。
拥有7郡106邑,户数约为61万户,10万口。
而凉州拥有12郡98邑,人口为10.8万户,47.7万人。
从地图上来看,司州和凉州加起来的地盘不小,但是人口并不多。
尤其是凉州!
就萧玄自己估算的,自己治下的人口,不到三百六十万。
当然,不排除一些世家大族趁机藏匿人口,所以这个数据是有点水分的。
跟大汉的其他几个大州比起来,萧玄所占据的司州、凉州,难免是有些相形见绌的。
荆州的南阳郡,也就是现在被袁术占据的地盘,人口都超过二百五十万。
南阳郡也是汉帝国的第一人口大郡。
而第一人口大州,毫无疑问是益州。
益州是大汉面积和人口第一大州,有七百二十四万的百姓。
难怪历史上的蜀汉能以一州之力立足三国……
这个时候,萧玄有超过十五万的步骑,治下的人口三百六十万左右,相当于二十四个人养一个兵。
朝臣官吏也有数万人,需要百姓供养。
可想而知,朝廷现在的压力有多大。
董卓之乱,也让司州的东部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急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
【叮!系统任务!】
【选择一:支持裁军。系统奖励特殊版“玉米种子”一百斤!】
【选择二:反对裁军。系统奖励人物“王猛”!】
萧玄的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杨彪在朝堂上提出裁军之后,公卿百官都选择三缄其口,默不作声。
就连荀彧、房玄龄、刘伯温、贾诩这些人都选择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河南尹王允跟着出列道:“陛下、太后,臣以为司空大人所言极是。”
“朝廷已经无力养活那么多的兵马,若不裁撤一部分,恐怕无以为继,会引发动乱。”
“臣附议!”
出于一片公心的尚书令荀彧,旋即站起身,朝着陛台上的刘辩与何太后行礼道:“陛下、太后,自古以来,穷兵黩武都没有好下场。”
“以司隶、凉州之力,无法供养这么多的兵马。”
“不过,臣以为,裁军,裁多少人,如何裁撤,还有待商榷。”
“若一个不慎,极有可能引发营啸,甚至是兵变!”
闻言,陛台上的何太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她当然是赞成裁军的,因为在萧玄此时的兵马,有一半以上原来都是西凉军,是董卓的部众。
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何不趁此机会改编一下?
“太尉大人,关于裁军之请,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何太后将探询的目光,放在了萧玄身上。
闻言,萧玄沉思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太后,臣以为,朝廷裁军之事,可!”
“臣之意,朝廷现在还应该精兵简政,恢复民生。”
“十五万人的部众,可以裁撤五万人,只保留十万步骑即可。”
萧玄的一贯作风,就是兵不在多在于精,将不在勇在于谋。
十万人的军队,已经足够萧玄用来镇守司隶、凉州,并且去消灭各个州郡的割据势力。
“这……”
不料,萧玄的此言一出,顿时满座皆惊。
公卿百官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很是不可置信。
萧玄竟然是支持裁军的,而且是一口气裁撤掉五万人的士卒?
“不妥!”
杨彪连忙说道:“太尉大人,这骤然裁撤五万士兵,恐怕会引发动乱。”
“依我看,应该一步一步来,在裁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