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董卓正忙着催促天子和百官加快速度,闻听华羽和吕布打起来了,不由吓了一跳。顾不上迁都的事,董卓急忙派人把他俩传过来。
不管是华羽,还是吕布,都是虎将,董卓岂容任何一人有失。
换做是寻常将领,哪怕是死十个八个,董卓都不会在乎。
却说华羽和吕布奉命来到皇宫,董卓也已经将事情的经过了解清楚。
义父吕布本想恶人先告状,但董卓不给他机会,一摆手,冷喝一声,奉先,你可真是好本事啊。
若是你认为府中的美女不够,大可跟孤说起,孤岂能慢待于你?
不想,你竟然将手伸向同袍的妻子,更不惜做出灭门的事,孤对你甚感失望。
吕布见董卓已经知道真相,哪里还敢胡编乱造,急忙说道:义父息怒。
杜府的事,是麾下大将秦宜禄不遵号令所为,我也是刚得子翼告知。
大错已成,无法挽回,那秦宜禄也已被子翼斩杀。
我率领诸将在杜府门前下跪,也算是给杜府一个交代,还请义父明鉴。
董卓呵斥吕布,也只是装装样子,闻言就立即转首向华羽问道:子翼,既然大错已成,无法挽回。
那秦宜禄也已被子翼所杀,算是子翼为杜家报仇雪恨。
奉先虽有包庇之过,却也向杜府磕头赔罪过,不如此事就此作罢,你意如何?
华羽当然不会不给董卓面子:相国之言,末将谨从。
只是,杜家只是洛阳的富户之一。
若我大军迁都,如此不分青红皂白,任意杀戮,只恐日后会埋下隐患。
以末将之见,若是愿意跟随迁都的,不可为难他们。
当然,对于那不识抬举者,自应是痛下杀手,以绝后患,不知相国意下如何?
董卓向李儒和田仪看看,二者都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好,就依子翼之言,李儒,你负责派人通传全军。
若再有类似杜家的事情发生,参与之人全部诛杀,领军的将领连带受罚。
喏。李儒立即答应下来,本来他就不赞同杀戮过多。
不然,人人自危之下,只恐会生出祸患来。
噢,险些忘记,还有一事。董卓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
昨晚,孤便已接到李肃所奏,汜水关大捷。
子翼百骑劫营,无一折损,反杀得袁本初仓皇逃窜,实是让孤狠狠出一口恶气。
孤有子翼如此虎将,纵然联军有百万之众,孤又何惧之有。
孤已向天子请旨,升子翼为安东将军,以表嘉奖。
四安将军,比四平将军又高了一级。
历史上,天子迁都长安之后,徐州刺史陶谦派人进贡,才被升为安东将军,徐州牧。
现在可好,华羽把这个官职给抢了,自然就轮不到陶谦的头上。
平东将军才几天啊,竟然又升官了?
哼,百骑踏营,他华子翼能做到,我吕布一样能做到。
吕布虽然眼红,但又不得不承认,他在虎牢关确实没有战绩。
只有一战,还是被关张二人击败。
同样相比,华羽不但战败刘关张三人,还百骑踏营,杀得联军大败,吕布只能无语。
这时,李儒又说道:启禀相国,我军西迁,袁绍或许会派人追击。
以我之见,相国可在荥阳附近设伏,大败联军的追兵。
如此就能更加震慑关东联军,迁都的事情才能安保无虞。
好。董卓点了点头,问,文优,你的意思,该派何人可为将?
李儒笑道:原本,子翼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子翼刚经历一场大战,必然疲惫,还须照顾府中家人,不宜再出征。
以我之见,可派
吕布立即一挺胸膛,既然不派华羽,自然就只能派他了。
徐荣将军领两万兵马前往。
徐荣?
吕布一听,登时就不爽了,正要为自己争辩,却听李儒又说:徐荣精通兵法,善于择地设伏,只是武艺稍逊而已。
董卓听了,立即说道:此事好办,传孤的命令,以徐荣为主将,奉先为副将,领军两万,前往荥阳设伏,务必痛歼联军追兵。
吕布暗想,这样也好,徐荣这厮打仗确是一把好手,就让他择地设伏。
待我诛杀几员联军的上将,功劳自然就不会比华羽差。
吕布领命而去找徐荣,传董卓的命令,前往荥阳。
华羽正准备告辞,忽然又有士兵来报:启禀相国,左中郎将蔡邕大人跪在东观门前,说是相国若不助他搬运书籍,他就跪死在东观门前。
蔡邕?
华羽心下一动,就暂停离开的念头。
蔡邕本来是避祸吴地,待了足足十二年。xしēωēй.coΜ
董卓掌控朝廷大权之后,听说蔡邕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