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离开洛阳之后,华羽就跟胡车儿分道扬镳了。华羽让胡车儿带着一百亲卫军,去追赶董卓的西迁大军,护送老华安和杜家去长安,而他则是带着典韦去找董卓请战去了。
跟胡车儿交代的时候,华羽只说自己想出一条妙计,能够大败诸侯联军,旁的什么都没说。
胡车儿对华羽是崇拜之极,已经认主。
就算是华羽放个屁,胡车儿都觉得是香的,自然不会有任何怀疑,只是遗憾不能跟华羽一起去跟诸侯联军作战。
倒是贾诩,心下又是好奇之极,暗想,董卓一共是二十万大军,先派往长安足足有十万。
剩下的十万大军,沿途负责西迁的,就有五万之众。
还有五万大军,董卓随身率领着一万嫡系,又分给徐荣和吕布两万负责殿后,可用之兵就只有两万。
以两万人马破诸侯联军二十万人的大营,绝无可能。
一百骑兵能瞒过斥候,可两万大军绝对无法瞒过斥候。
贾诩自认为谋略天下无双,却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够大败龟缩在联军大营中的诸侯联军。
唉,华子翼毕竟是少年得志,一帆风顺,遂有目空一切之心,此战必败。
看来,华子翼亦非明主。
却说华羽带着典韦,找到董卓,向他请战。
董卓听后,大吃一惊,华羽欲领军再战诸侯联军,必能取胜?
你小子,也太狂妄了吧?
若是诸侯联军那么好打败,孤还用西迁长安吗?
且不说关张兄弟,联手能打败吕布,就说江东猛虎孙文台,袁绍麾下的颜良和文丑二将,皆是万人敌。
还有那二十余万大军,战斗力再不济,可人家占着数量的优势啊。
董卓稳了稳神,说道:子翼有此雄心,自然是好事,孤心甚慰。
但是,联军实力强大,而孤麾下可派的兵马最多两万,此战
华羽将董卓的话打断,一拱手:相国无须担忧,末将只需率领一万兵马,其中有五千为西凉铁骑,就能够大破诸侯联军。
一万兵马?
对二十余万兵马?
董卓的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一比二十啊,又是兵少者攻,兵多者守,这仗怎么可能会打赢呢?
李儒和田仪都不在身边,董卓就不敢随便决断了:子翼先回去,此事关系重大,容孤再仔细思量一番。
待孤决定之后,自然会派人通知于你。
喏,末将告退。华羽知道董卓准备找李儒和田仪商量,就带着典韦离开。
无须着急,华羽料到李儒和田仪必会同意。
果然,打发走华羽之后,董卓立即派人将李儒和田仪喊来,将此事告知。
李儒和田仪皆是震惊不已,他们二人的智谋不比贾诩高,也是想不出华羽有什么妙计能大败诸侯联军。
沉吟了一会儿之后,李儒说道:相国,老华安与杜氏,是华羽的软肋。
相国只需派人盯紧这两个人,华羽定然不会背叛相国。
因此,以我之见,可给华羽一万人马,让他试一试。
若能侥幸成功,则关东诸侯必然不敢再兴兵西进。
若是不成,最多不过是折算一万兵马而已,相国只需在长安再募兵补充即可。
田仪表示也同意,董卓便再无疑虑,立即派人将华羽喊来。
启禀相国,联军毕竟势大,猛将如云,单靠末将与典韦二人,只恐难敌。
末将请求相国调拨几员大将,如此则此战必胜。
子翼所虑甚是。董卓见华羽如此小心谨慎,倒也放心不少,点了点头问,不知子翼打算调拨那几个人?
张济将军的族侄张绣,以及吕布麾下大将张辽、成廉、魏越、曹性,一共五人。
张济自是毫无问题,但奉先与子翼有过节,若借他麾下大将,只恐
华羽一脸的正色,拱手道:相国这番话,请恕末将不敢苟同。WwW.ΧLwEй.coΜ
末将与吕布的恩怨,是私人恩怨。
败诸侯联军,为相国分忧,乃是为公。
末将不敢以私废公,相信吕布必然也不会因私利而废相国的大业,请相国明鉴。
这话有道理。董卓大喜,鼓掌道,若人人都能如子翼这般,即便天下诸侯一同造反,孤又何惧之有。
子翼先回去整顿兵马,孤这便给张济、吕布下令,将这五个人暂时调拨到你的麾下听命。
喏,末将领命。华羽领命而去,开始整顿兵马。
也不知董卓是如何跟吕布说的,反正张辽四人一起来找华羽报到了。
只不过,成廉、魏越和曹性三人望向华羽的目光,依然含着浓浓的敌意。
倒是张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眼神中的不解之色瞒不过华羽。
其实,这一战,有没有张绣五人,并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