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南京六部,起源于朱棣为了北迁,也为了说明他继承大统是正确的,于是开辟的两京六部制度,后来伴随着时代发展,南京六部成为了大明朝官员养老的地方。实权并不高。
但,他们还是有一定权利的。
同时,南京六部之中,有很多政治斗争失败,被迫流落的人。
所以,朱厚照要诏南京六部并入镇国府,就意味着镇国府可以伸手南方。
而且是直接越过北京六部。
他们再废,也是六部臣子,只要朱厚照愿意,一句话,就能将江南所有奏疏接入镇国府内处置。
一个国家,两套班子,就会造成内部的分裂。
但对于开始想要集权的朱厚照来说,这反而是一条捷径。
南京六部的老倌们,也会兴奋的追随朱厚照,来焕发政治生涯的第二春。
谁愿意一辈子呆在江南养老啊?
“走,不能呆了!立刻去通州!”蒋冕惊了,要拉着杨廷和去找朱厚照。
杨廷和没动,只是苦笑的摇头:“南京六部就算启用了,真正会造成风险的,并不是我们,反而是江南籍的士大夫。你一个广西人,激动什么?”
“这……”蒋冕被这话说得,沉默了下来。
确实,南京六部,本来就有留后属性,也有监督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湖广、广东这几个布政司的权责。
如果南京六部启用,那么想要重新焕发第二春的失败者,一定会大规模的对江南进行彻查,就算查不出多少,也能从江南捞到大量的银钱,这对本地士绅而言,是没办法接受的。
本来大明朝就一直吸南方的血。
之后朱棣迁都,江南的日子开始越发舒服起来。
现在南京六部一启用,他们日子还过不过了?
综上,真正着急的,是江南人,而不是他们这些边缘地带的家伙。
杨廷和祖籍虽然是吉安,可他毕竟早就居住在四川了,未来归家,也是回四川,也绝对不可能去江南。
所以杨廷和不着急,蒋冕也不急。
“可是……不去的话,北京六部的官员们,只怕会有怨言。”蒋冕想到了这个理由。
“可若是去了,陛下以一句不曾议过搪塞当如何?终究是王守仁的一面之词。”杨廷和很谨慎。
他去了,就意味着内阁对皇帝妥协。
朱厚照的险恶用心就在这里。
他亲自去通州,那肯定离不开了。
到时候传出去会变成什么?
杨廷和媚上,亲往通州,百里迎帝入京!
往后他就是帝党、媚上的标签,想洗都洗不掉。
“给礼部,让他们发了今科的榜,然后内阁联名,给陛下去信,请尽快还京。不然今年大祭可就要误了吉时,唯恐天帝不满,降灾于民。”
杨廷和按住了礼科的封驳,让礼部强行公布金榜。
至于礼部和礼科之后的分裂,已经不重要了,首先要让朱厚照回京,他呆在通州时间越久,就越危险。
五军都督府的调令,他也看了,朱厚照的调令,更多是服务于皇权。
年轻的皇帝,南巡回来,就开始对文官集团出手了,他作为首辅不能跪,不然就算在政斗之中胜了,也难逃民间士绅们的口水。
所以杨廷和有了决断,蒋冕也就不反对了。
金榜还是发了。
但礼科封驳的事,还是让通州的新科进士们气得牙痒痒:“这群给事中!结党营私!破坏朝政!!!”
人群内不少人痛斥礼科。
朱厚照这边,正在自己的营中看书:“既然礼部准备好了,那就按礼部的要求走。”
“谢陛下。”来传信的礼部郎中松了一口气,然后退下。
……
“陛下倒是答应得干脆了呢。”
帐后,一道娇俏的身影进来。
朱厚照听到这娘们的声音,有点头疼。
刘良女,明武宗后半辈子最喜欢的女人。
绝对没有之一。
不仅人美,还很会说话,哄得明武宗很开心,同时她说的话,明武宗也会听从部分。
也就是说,她劝谏的话,明武宗基本上都从善如流。
不过现在,明武宗变成了穿越来的朱厚照后,朱厚照一直在思考集权的事情,已经接连回绝了这个女人数次暗示,像是刺激到了她,一有空就来找朱厚照。
想要再看朱厚照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这就弄得朱厚照很烦。
尤其是融合了明武宗的记忆和情感,但朱厚照自诩理智,可面对刘良女的时候,总是会露出心中柔软的一面。
这对于穿越过来没有多少安全感的朱厚照来说,每次回想起来就很不爽。
一种无法把控的不爽。
“陛下。”刘良女看着朱厚照又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心中带着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