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然后儒生就被坑杀了,因为儒家特别喜欢干一件事,那就是开私学,说是有教无类,但是从后世的情况来,私学兴起,反而彻底的断绝了平民百姓的上升渠道。
过去还能靠参军打仗,交税和奉公守法等平民方式获得学籍,然后还是公费读书,毕业还包分配,但是到了儒家私学将学室挤兑没了之后……不仅平民上升渠道彻底没了,还导致吏治崩溃。
因为在学室制度下,一旦你作为官吏犯错,就会夺爵,意味着你只要犯一次错,你后代就差不多在两三代之内可以彻底告别官僚群体了,甚至你的其他亲戚也得一起倒霉,所以,没有实在太大的诱惑,秦吏在初期确实相当的廉洁能干。
但是,随着学室制度的崩溃,无法及时补充上官吏,大量使用那些私学出来的原六国官僚和贵族后人,秦到胡亥继位之前,吏治就彻底崩溃了。
【秦代初期学室制度没炸的时候,真他妈的先进,还有“试为吏制度”,也就是学子会定期组织在各个政府部门轮换实习观摩,而实习考核成绩作为你毕业分配去向的重要凭证,而如果不及格两次以上,你学籍就没了,回去种田吧。】
而子受现在连秦吏的学室制度都玩不起,培养一个学子,需要花费大概一幅盔甲的钱,以现在沫都的经济情况,一点都玩不起,更别说老师都找不到。
只能依靠这些旧贵族和祭祀阶层,虽然仲这边算是培育了一些国人和小贵族为文官,但是,基本上都是跑腿的水平,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家的政务沟通速度和效率,但是对于子受的统治依然是粗放统治以及政务质量上不去的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简直是尼玛的鸡生蛋的问题……要搞文官政治,的有文官和一部分人开智,要开民智得有足够的教师和资源;但是,要有教师和资源,得先有足够的文官和政府架构,妈个鸡!果然有些事情是别想在一代人内搞定。”
政哥能搞是吃了大秦六代明君一毛钱一毛钱攒的家底,一个人一个人的把最初的学室架子搭起来,然后还掠夺六国人才和资源才完成,而子受这边……前面三代商王的家底已经无了,而他自己的攒钱速度还没花钱速度快,得去打劫才能生活样子。
想要搞这种专业官吏队伍,子受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操之过急得了,而且现在这个架子还能跑,就不要乱动他了,反正这个时代他的统治已经称得上是精耕细作了——至少周伯可没那么勤快的搞水利,搞基建,培育新作物,改革农业。
“大王,大王,楚地来了车队,说是来朝贡的。”
“盂方?”子受挠挠头,盂方不是之前才朝贡吗?而且他们的灾情这么严重,还有钱朝贡,那是不是说明自己之前看走眼了?
“不是,是淮夷的蛮子”
“哦,四夷为什么要来朝贡?”这个问题让子受百思不得其解,四夷这么恭顺的话,还用得着大商三天两头去车一次吗?
“难道是想要内附?可是…..”可是他手里的贵族不够多了,再增加土地,都没法分割出足够的国人和商人移民过去,也没有足够有能力或者说有战斗力的贵族拿来分封。
现在全力经营自己手里的地盘,用贸易和各种手段控制周边产业链的生长方向,然后让别人开发,等到自己这边有能力纳入统治的时候,再抢过来,就是子受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国策。
而对于那些不太好抢,或者已经开发完成的地盘,则通过三天两头的军事摩擦,上游蓄水放水,囤积居奇,人为制造灾荒等方案削弱他们,让他们无法继续发展起来。
但是,突然有一个被列为“催肥期”而非“出栏期”的家伙,来朝贡,就彻底的打乱了子受的计划,如果真的是内附的话,这意味着子受得迅速调整战略方向,将蚕食东夷的人手拿来对付淮夷,这可麻烦了。
更改既定国策,就算是在这个时代,也能让人手忙脚乱,但是军事征兆的范围更改,光是和各个提前通知了今年什么时候打仗集结的诸侯沟通,告诉他们计划取消,还得做出补偿就够麻烦了。
“并不是,只是来朝贡,表示自己的顺服,另外请求大王赏赐一些工具和工匠。”
“准了。”开发淮南一带少不了好用的工具和工匠,至于说导致他们军事实力可能提升的问题,子受并不担心,战五渣战力翻倍也不过是战十渣而已,何况说,淮南地的瘴气和沼泽比商军厉害多了,商军根本没有打算冲进这种鬼地方打仗。
单纯防御的话,淮夷根本组织不起来多少进攻的人力,除非他们统一成了一个不亚于商周的强大国家,那种事情,一两代人内是搞不定的啦。
“大王允许他们觐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