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反正这会儿打的猎物吃不完也没那么多盐来腌制,还不如给战士多养膘,顺便锻炼成肌肉,这样方便在实在断粮的时候,还能找邻居“借亿点”度荒的粮食。
秧苗到移栽还需要大约20多天,但是,出苗只需要7点就差不多了,对于基本上没有分到什么职务的姬棠来说,在暖房看这些幼苗还是很有趣的。
青翠的秧苗宛如短短的毛发一样在木盘内,但是子受不准她随便去动这些秧苗,如果发现什么问题,再来找他去。
不过,每天的记录是需要做和整理的,这些无聊的工作就丢给姬棠了,反正她闲的没事做,军国大事没人敢让她沾手,过来盯着农苗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反正也就是这么一小块地,弄坏了就弄坏了,而且子受也知道,这种尝试初期不会有好结果,一定会有嘲笑和不理解,特别不小心弄废了,在这个时代,荒废农业这类罪名不小。
商王来背可能有点背不动,但是商王的姬妾就刚刚好了,大家不会要求斩杀妖女,最多认为姬棠家教太差,连务农都不会而已——当然,不会过于苛责,因为女人不会务农似乎没什么毛病。
所谓,黑锅你背,好处我拿,再说了,以商王的癫狂程度,也不会有人请斩妖女,因为大家普遍的认为是姬棠大概率是给他带坏的,当然,即便如此,姬昌还是得背一半的黑锅走。
但是,子受似乎没想过一个问题,成了怎么办?
成了自然是可以拿出去推广了,反正都是农奴,他让种什么就种什么,反正看见收成好,自然其他人就跟着学了。
这年头发农书没有用的,贵族不会看,农民没法看,农奴不需要看,反正收成好坏和奴隶有什么关系呢?相比之下,商王改良的工具什么的,农奴才更关心一点,因为可以少干活。
当然,子受对于自己的官奴还是明确的告诉了他们收成和他们的关系的,尤其是他在这些奴隶不小心弄绝收了一轮之后,十分认真的告诉所有农奴,因为减产的关系,所以大家的伙食在原本只能维持基本所需的基础上再减半或者抽杀十分之一的人去肥田。
从此之后,他们耕种王田的积极性就很高了,虽然还是达不到自耕农的程度,但是至少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商王下达的命令。
介于确实产能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人人吃饱,所以丰收之后,子受也没给他们发什么高待遇——确实发不起——不过,稍微让他们多吃两顿勉强饱一点的饭权当是个赏赐倒也可以。
这年头农书没什么用,这本农书留到后世也没什么用,因为该学的都学会了,也不需要农业靠考古,学不会的都得饿死在商末寒冬了,但是对于姬棠来说却不是没有用的东西啊。
在农业改革这种动辄延绵数百年,几乎很难找是哪个大聪明先发现的,其他人跟着学的情况下,发现书写这样一部农业记录和技术记录的人,那么整个改良的过程,数百年的成果都会归功于一人。
就好像神农一样,药学的积累并不是一个神农完成的,而是无数的神农氏族人,靠着自己的天赋、体质和尝试一点点总结出来的,但是,最终进庙的只有一个神农,就是这样的道理。
只是,现在的姬棠,未来的棠夫人根本没想过自己还能进庙这回事,她只是单纯的找不到事情做,就好像在做植物观察日记一样在做观察和总结而已。
而且大部分的内容还是子受口述,她负责记录,毕竟农业和工业技术方面的很多事情,真的没法边干边记录,有个跟着记录的还是比较方便的。
与此同时,校场,武士们正在练习武艺,主要是三个类别,长兵器、短兵器和弓箭,其中长兵器是在战车上用的,短兵器是战车被阻挡住和攻城的时候用的,弓箭则是必修课。
其实并没有捉对练习喂招这种江湖武学的样子,也只有子受需要和宵练练习剑术了,当然,那些贵族也需要,其原因嘛,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死在战场上的概率远低于遇到刺客单挑被打死的概率,所以,他们需要学习剑术。
还有就是士族需要学习剑术,因为四处游仕,也需要剑术防身,长兵器对于没有战车的他们来说,实在有点不好携带,而弓箭的话,箭矢用完就没救了。
什么,你说箭矢拔起来再用,那你肯定是游戏打多了,现实是,箭矢这玩意儿射出去,就几乎和废了没什么区别,除非是插到松软的泥土、草靶之类的东西上,一旦射到石头、树木等东西上,箭杆要么当场崩开,要么就是留下裂痕,第二次发射的时候,直接在手上炸箭。
再说了,弓箭和短兵器它也不矛盾啊,弓箭手可都是近战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