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八十六章、蒜你狠,驱佃潮

第八十六章、蒜你狠,驱佃潮(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上,由于稻米价格的下降,很多地主都觉得种稻米亏本,所以准备收回耕地,改种大蒜或者甘蔗...”

    说到这里,罗芳伯有些埋怨的看了看朱明王。

    你说也是。

    这续命水是好东西。

    卖的也贵。

    甚至北面都有不少商人来购买后悄悄走私回去的。

    这可真的是救命水啊。

    在后世只能算是小感冒的风寒,在这个时代都能很轻松就要了人命。

    而这救命水还真的有点包治百病的意思。

    像是痢疾之类的,更是药到病除。

    药是好药。

    但是却推高了大蒜的价格。

    再加上稻米大降价。

    让不少地主都开始改稻为蒜。

    这种大蒜就不好收租子,而且种大蒜就是为了赚钱,把田租给佃农耕种其实并不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经营手段。

    反而是雇人来搞种植园式的农场,才能更好的节省成本,配置资源。

    资本主义式的生产关系,当然要比农业时代的佃农经济更高效。

    但是也更...吃人。

    尤其是连续发生驱佃这种事,一个处理不好,那出点乱子可就乐子大了。

    “右相,这地是地主的,他们要怎么做咱们也不好管。”朱道桦摆摆手说道,“而且本王也不是没给小农出路,这去铁路公司修路,或者去兰芳屯垦,可都是好出路啊。”

    罗芳伯听到这话直摇头。

    这明王什么都好。

    就是真的好像不太关心小民....

    你好好的一个明王,未来可是要做大明皇帝的。

    你怎么能站在地主那边呢?

    一行人沿着莲花山脚下的田埂走着。

    朱道桦倒是非常有性质的看着周围的景色。

    莲花山在后世被开发成了景区。

    确实算是风景秀丽的好地方。

    “焕襄,前方是什么村子?”

    朱道桦向一旁的一名约莫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问道。

    焕襄是他的字,名为宋湘。

    朱道桦之所以知道这个人是因为他当年去嘉应州旅游的时候听说过“梅州八贤”的名号。

    这宋湘是嘉应州人,前来广州府求学,还考了个清朝的秀才。

    本来按照原来的历史,宋湘会在乾隆五十六年考中解元,然后在嘉庆四年中进士。

    不过现在明军占广东。

    这粤省名士宋先生看来是没希望再去做大清朝的官儿了。

    不过现在也不差。

    在许多人眼里,嘉应州宋湘也成了“天子近臣”了。

    现在是朱道桦的秘书官,负责抄录口谕,撰写王旨等秘书工作。

    官位虽然不高。

    但是却很是许多在政务大学堂进修的同学们极为羡慕。

    “王上,这里是番禺的岗尾乡,前方是大岭村。”

    “这里的地是谁家的?”

    “是大岭村义门陈家的。”

    “都是他们家的?”

    “王上,义门陈是番禺大族,各房算起来有男丁好几百呢。大岭村其中一部分是义门陈的族田,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各房的私田,算起来大岭村有一大半都是陈家的田。”

    宋湘说道。

    他虽然是嘉应州人,但是很早就来了广州府,入学粤秀书院。

    这义门陈家大房的老三陈廷选就是他的同学,所以他对于这大岭村的事情还是有些了解的。

    就在几人说着的时候。

    便听到前方传来了一阵阵哭声,向前走几步,就看到聚拢了一大群人在看热闹。

    “看来又发生驱佃之事了...”

    宋湘皱起了眉头说道。

    “看看去。”

    朱道桦背着手,迈步向前。

    ...........

    朱道桦一行人前来没有引起注意、

    毕竟朱道桦只是微服出访,后面跟着的护卫也是一副仆童的打扮。

    短管火铳都影藏在衣袍之下。

    朱道桦还没靠近。

    就听到了前方的哭嚎声。

    番禺城郊的白话虽然和广州城的稍微有些口音上的不同。

    但是还算是比较容易听得懂。

    “不能啊,不能啊,陈管家,你把我赶走了我一家人吃什么啊。”

    一名中年农人坐在田里,哭着大吼道。

    他的旁边还有一名手粗脚粗脖子粗的粗壮女子试图把他拉起来。

    “我家从来可没有短过租子的。”

    那陈管家也一脸无奈的说道:“许三斤,不是我不给你租,是我家主家说了,这种稻米眼看着就是亏本了,要收回来雇人种大蒜。”

    “继续租给你种米,那主家可就要亏本了,这买卖你能做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