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又得花钱找果农、种田老把式育良种,还得养活一支渔队南来北往的跑生意,还有新开的鱼塘,要养什么青鱼、鲢鱼……哪一样不要钱啊!”谷仲唠唠叨叨个不停:“夫人还不肯提高米价卖粮食,非说要平抑米价,这平抑米价是官府的事儿,官府都不管,夫人倒好……”说到这里,他长长叹息一声。
“夫人是个仁善的。”语罢,又自嘲一笑:“若非夫人心善,小老儿带着个孙女打陕北逃进湖广,只怕要被饿死。”
沈澜叹息一声:“往事不必回首,总得往前看。”语罢,又安慰道:“谷叔,这两万石给了巡抚,只怕要被层层贪墨了去。给了魏国公世子,好歹能发到那些兵丁的手里,也算物尽其用了。”
裴慎既不喝兵血,也不役使军卒,军纪森严,粮饷给足,加之他军事天分极高,百战百胜,短短几年功夫,这才能拉起一支士气如虹的强军。
沈澜笑道:“我自湖广发家,若出了两万石便能将湖广水匪平了,也算报答湖广百姓了。”
谷仲长长叹息一声:“夫人实在不像个生意人。”
夜眠仅需六尺,日食不过三餐。多出来的富贵又有何用呢?
沈澜笑了笑:“求个心安罢了。”
作者有话说:
1. 牛乳、鹤觞、花露百沸蒸之,出自张岱《陶庵梦忆》
2. 活邢敖我前面提过,邢敖是个死刑犯,赶时髦的明人就拿活邢敖来骂人。——《明代社会生活史》
3.樊江陈氏橘出自《陶庵梦忆》。原句为“用黄砂缸,藉以金城稻草或燥松毛收之。……可藏至三月尽。”
4.明代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所以湖广多米。我觉得米价应该比较低。而很多其他地方,例如江浙一带虽然有田,但多种棉花等经济作物,粮食多为其他地方运过去的。所以从湖广运粮食去别的地方卖,肯定是有钱赚的。
5. 明代湖广水系发达,所以多有围湖造田,铸堤防洪水,以保护开垦出来的田地,也就是湖田(结果湖田还不交税,三倍获利)。然后因为围湖造田导致水泊变小,调蓄能力不够,就会加剧洪灾。
——《明代湖广地表水体变迁研究》,项露林
6. 山薯,闽、广等地土产;番薯,明末由海外传入广东,品种有白鸠、力薯、猪肝薯、番薯。
玉蜀黍,就是玉米。明代玉米已传入冀、鲁、豫、陕、甘、苏、皖、两广、云南等省。
——《明代社会生活史》
7. 鱼类养殖技术对渔民而言,风险小了,更安全,所以沈澜想开发这个。
而且明代已经有渔类养殖技术了,明人黄省曾着《鱼经》、徐光启《农政全书》也有养殖鱼的部分。
此外,明代湖广地区的鱼类养殖一直不发达,直到清末、民国才发展起来。
——《明代湖广地区渔业产销研究》,项露林
第76章
沈澜收到巡抚府帖子时。湖广巡抚黎大用恰于桐溪楼设宴, 为新任川湖总督裴慎接风洗尘。
裴慎原先在浙江平叛倭寇, 渐渐的被升为闽浙总督。此后南京小朝廷成立,他又被调为浙直总督, 兵马一分为二, 一半驻扎福建、浙江等地负责防御倭寇,一半调去南京,充作京军保卫南直隶。
两年前, 裴慎又被调去四川平叛。叛乱初定, 他回返南京路上, 忽被调任为川湖总督,以平定湖广水匪。
二楼包厢内, 紫檀如意纹马蹄桌,外罩青缎销金桌帏。先是十菜五果开桌, 又上了些定胜茶食、糖缠簇盘之类的看菜, 紧接着才上是正儿八经地吃用菜。
宝坻银鱼、淮扬干丝、湖州莼菜、太仓清笋、临江黄雀……八方风物,四时荟萃。
“用心了。”裴慎神色温和道。
湖广巡抚黎大用一喜, 立时拈须笑道:“应该的,应该的。部堂大人前来湖广剿匪,实乃湖广百姓之幸。”语罢,又拍了拍掌心,即刻便有四五个妓子鱼贯而入。
白绫衫,红罗裙,碧丝绦,莲步轻移,香风袭袭。
甫一进来, 一个把盏, 一个执壶, 一个布菜,一个烹茶,还有一个便端坐在榉木镂空牙高几上,环抱琵琶,半弹半唱起来。
“情惨切,添悒怏,阁不住泪珠汪汪……”
裴慎饮了几杯洞庭春色,已略有几分醉意。只摆摆手,斥退了身侧为他执壶倒酒的两名妓子。
黎大用见状,只以为裴慎不甚满意,即刻笑道:“大人且听,这管嗓子可好?”
“罗衣尚存兰麝香,鸾笺仗托纸半张……”声若黄鹂,哀婉动听。
只是裴慎素来不耐烦这些靡靡之音,只笑了笑:”尚可。”
黎大用便笑道:“大人果真是见惯了富贵的。扬州瘦马从前闻名天下,只是外头乱了六年,渐渐的便也没落了。这个瘦马还是底下人寻摸了许久,特意寻来的。”
裴慎虽厌恶这种正事不干,只知道溜须拍马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