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爷,那位徐商人,出了门后,脸上的神色不太好啊!”张鹤龄送走了徐启昌,正待去正院时,管家卢齐从前面回来了,忍不住凑上来说了一句。
张鹤龄淡淡道:“自然不会好,徽商几大家,起家挣到如今这般规模,他们一度应是以为,他们算是京中一号人物了。往日户部不少政策、条例的变动,不就有他们的影子存在吗?可事实上呢,现实不如他们想象的那般美好。xしēωēй.coΜ
户部尚书致仕,两位侍郎,一位急流勇退请辞了,还有一位如今也老实的很,看情状也是想躲一躲。新任户部尚书履任,带着陛下的意志,衙门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在这风口浪尖上,就怕成了那只被儆猴的鸡,谁敢轻易动弹?如今连本伯这个小小的兵马司指挥也要拿捏他们了,他们心气能平才奇怪了!”
卢齐道:“老爷,连老朽都知道,徽商在京中的影响不小,若是他们搞动作影响了您的差事,怕也是不好……”
张鹤龄缓缓点头,道:“看他们有多大魄力了,若是痛下决心施为,确实能给本伯造成不小麻烦。不过,就怕他们如今没有那般光棍的劲了。
不说他们了,不愿意给本伯当出头鸟,那便随他们去。本伯不会因为少个徽商便不办事,京中有的是想老实做生意的人家。
齐叔,派人去兵马司传个消息,加大货栈、商行审查力度。另外让他们通知下去,明日点卯后召集两衙所有兵丁,卯时正点在兵马司校场集合,本伯会亲自到场!”
“是,老爷!”
攘外先安内,行动的第一期结束,事情正式上马之前,得给兵马司和锦衣卫的兵丁们上一些安心丸,总结过往、展望未来,做事,不就是如此嘛!
……
这边张鹤龄安排了卢齐派人传话,接着自个儿回屋享受家中温情去了。
而徐启昌其人,从建昌伯府离开后,心情郁郁的回到了徽州商会在京师的一处驻地。
位于东安门和东直门之间的一处货仓,因为这里有官仓坐落,附近无论是规模和治安都是京中内城最好的地界。
因此,此处也是徽州商会在城东商业的主要集中地,此时在商会驻地内,京中徽州商会几大家的当家,都已经等在这里。
徽商以盐和米粮起家,但可不是只有盐、米,整个徽商已是一个可囊括各类商货的综合性商团。
所谓几大家便是徽商的主要核心家族,他们除了盐这一项官营产业外,各家都另有一至两项专营,甚至独营的买卖,互通有无,合纵连横,上下串联,这才造就了如今的偌大局面。
比如,经营米粮、瓷器买卖的宋家,经营石材、木材生意的何家,经营绸缎布匹生意的林家,以及经营货运、交通的厉家。
还有就是经营铁、茶等核心生意的徐家,以及医、药行业的田家。
徽州商会在京师的商贾众多,除此几家之外,再有就是依附于他们的中小商贾,经营的门类更是五花八门,但基本都是分销,主要生意还是被眼下几大徽商所垄断。
这所有的徽商松散也密集的集中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商业帝国,很多时候都决定了京中,乃至官面、地方的经济格局。
因而,如此局面之下的徽商,内心里有些骄傲和矜持底气,也就不足为奇了。
“徐老,您可算回来,不知您前往寿宁伯府,跟他谈得如何?咱们的商行?”
徐启昌刚回来,几家代表宋便急忙凑过去问询情况。
四海商行被封,货物自然不少,再接着商行的大仓又被封,货物更是不在少数。其中说是四海商行的,但其实,他们徽商几家,谁没些要紧货物在里面。
一封几日,看着解封更是遥遥无期,且看着有要被追查甚至处罚的可能,他们哪能坐得住。
徐启昌缓缓摇头,轻叹道:“寿宁伯不要银子,可他提的要求,我们根本给不了……”
徐启昌饮了口茶,缓了缓神,这才事无巨细的将寿宁伯府的经过和众人说了个清楚,接着,他更是将他的分析一一的道给了众人听。
“呸,这是作甚?是想收商税呢,他也敢想?”
听到徐启昌的一番叙述,几家之人不由高呼,直为张鹤龄的大胆而震惊。
说是执照,可按照他们的生意规模和营业额来定价格,甚至平常还要收所谓管理费,这不就是商税吗。
宋家的负责人宋轶想了想,问道:“徐老,既然他张鹤龄走不通,可否从其他方面想点法子,或许从顺天府?毕竟封货栈的事,兵马司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咱们的商行货栈,明面上基本是没问题的。”
“对啊,若是能让顺天府放手,兵马司没了协助的名义,他们办不了这些事。”
“大不了就把那些敏感的货弄掉,再不行就放几个人,林家那两父子不是抓起来了嘛,让他自己松口,担下那一部分……”
宋家人一个提议,其余几家也跟着附和,纷纷出起了主意,只是林家之人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