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吾欲减免口赋,鼓励民间生育,朝廷额外征税郡里能补贴一半。若是郡内资金不足,唯愿贩马之资足以补齐其不足,除此之外,有余力兴修水利就更好了。”
汉朝赋税,分为田税、算赋、口赋,徭役和兵役。
田税不高,富裕的县城为十五分之一,像渔阳这样边郡多为三十分之一。
算赋是针对成年人的人头税,15—56岁,每人每年120钱。
口赋是针对儿童的人口税,1—14岁,每人每年20钱。
渔阳大概有四十万百姓,其中交口赋的人大概有10来万。
口赋每年要交两百多万钱,也就是两百多金,刘安还能负担得起,至于算赋就没办法了。
成年人了,要学会自己努力。
额外的赋税就比如今年二月雒阳发生火灾,刘宏让每郡除特殊情况下都要缴纳两千万到三千万钱。
渔阳郡因为刘安刚刚立下大功,又还在路上没有到任,刘宏便免除了这次的修宫钱。
王松算了一下,除了不固定的额外赋税,口赋和水利一年也就五百金。M.XζéwéN.℃ōΜ
而贩马之后起码能获利千金以上。
更好的政治资源,令人眼热的利益,可以干!
只是,天底下真的有一心为民的圣人吗?
王松看向刘安,这个郡守年轻的可怕,眉眼微弯,目光柔和,又有长者之风,不由得深深感叹:
“能得府君,实乃渔阳之幸呀!”
“贩马的马商吾已经联络好了,是中山的商人,价格绝对公道。”
感受到王松的目光不对劲,刘安面无表情的说道。
“哈哈哈。”王松放声大笑。
虽然品行高洁的圣人让人崇拜,但他还是更喜欢和有血有肉有私欲的活人相处啊。
“那文直现在觉得王长史好听了吗?”
“好听!”
有些事不是说干就要立刻干的,刘安先做的事是将自己的小团体融入渔阳的郡治体系。
程进任功曹。
刘备任北部督邮,以巡视边塞的理由,帮刘安去渔阳以北的地方收集张氏的罪证,在这个过程中,王氏会帮助刘备的。
原先的北部督邮是张氏人,为了不使张氏生疑,刘安干脆将其升为渔阳县左校尉。
原先的左校尉,也就是如今的都尉乃是鲜于氏的鲜于辅。
这也是一个意外之喜。
鲜于辅在历史上后来是刘虞的从事,也就是秘书,等刘虞被公孙瓒杀死后,带领旧部为旧主报仇,大破公孙瓒。
而且这家伙还有两个厉害的好朋友,一个叫阎柔,和乌桓、鲜卑的关系都很好。
另一个叫田豫,内政和带兵都很有才能,而且很有自己的原则。
历史上,田豫后来在公孙瓒那里做小吏的时候遇上了刘备,并向刘备自荐,刘备很器重他的才干。
但是后来刘备南下徐州,任豫州刺史后,也是就背叛公孙瓒后,田豫以母亲年老为理由请求回乡。
于是刘备只能涕泣着与他告别,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
刘备历史上记载的哭泣只有六次,第一次哭泣就是为了此人。
可见其不凡。
刘安很奇怪,鲜于辅是个快意恩仇的性格,和阎柔交好很正常。
但是田豫比鲜于辅小了七八岁,现在才十五,又是怎么和他交好的呢?
正巧鲜于辅向他举荐田豫,刘安便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国让(田豫的字)是田氏旁支的子弟,从小阿父早逝,因此多有同族弟子欺辱于他。
但是他从来都不哭不闹,只一个人收拾好衣服面容平静地出来,吾有一次见到便觉得他不是一般的人呀,因此便很想和他交好。”
说到这里,鲜于辅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
“国让他总是很冷静自持,吾喜欢逗弄他,看他被吾气的绷不住时,就会觉得很开心,慢慢的就成为了好友。”
田豫没打你真的是脾气好了。
刘安突然想起自己的谋划,再想起田豫未来的才能,不禁产生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汝把他带来,吾看看他的本事,若是好,吾便接受汝的举荐。”
若是不好的话,就让田豫在程进手底下先学几年,过几年再重用。
“府君汝放心吧,国让他一定行!”
听闻此事,田豫有些紧张,没好气的说:
“汝向府君举荐吾之前,为何不同吾说一声?”
“国让汝放心,府君是个很好的人,很温和的,不会因为汝的家世而轻视汝。
府君身边的亲卫据说之前只是个屠夫的儿子呢,但府君却从未轻视他,甚至愿意与其抵足而眠。
国让才华天授,当一乡间小吏岂不是埋没汝的才华。”
田豫阿父早逝,家里生活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