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3章“煮豆持作羹!”
话音刚落,
朝堂先是一片寂静,随即哄堂大笑。
“笑死我了,熬粥?作诗可不是做菜啊!”
“原来这便是太子殿下的七步成诗啊,若是这般粗俗的诗句,我上我也行!”
“真让陛下说对了,明日大夏皇室将会成为天下的笑柄。”
......
夏皇亦是满面愤怒!
杨旭面色平静,在山呼般的嘲笑声中,踏出第二步!
“漉豉以为汁。”
第三步!
第四步!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当第三第四步踏出之后,周围的嘲笑声渐渐小了,满朝文武皆是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隐隐猜出了这首诗背后暗喻的故事。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秸和豆子本是一物,现如今却相互残杀,一个化为飞灰,一个化为豆羹。
嘶~满朝文武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好像有点东西啊。
就在这时,杨旭终于是踏出了第五步和第六步!
同时,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太极宫!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一步一句,六步成诗!
足矣…彰显才华。
静!太静了!
满朝文武无不瞪大眼睛,张大嘴巴,表情如同是见了鬼!
在杨旭身旁的杨东升感受最深,感触最大,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仅是最后两句,堪称千古一绝!
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兄弟相残,兄弟阋墙的事情,令人痛心,令人惋惜!
而杨旭这首诗,几乎是完美诠释了面对兄弟相残之时的悲痛和无奈。
足足静了一分钟,随着太子党的一声叫好,满朝文武不得不承认一点,这首诗确实惊为天人!
若仅是诗做得好,并不算什么,杨东升等人大可视而不见,强行贬低杨旭的诗词。
问题就出在杨旭这首诗占据了大义,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大义,便是民心,便是规矩。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相反,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天下。
兄弟本是一家人,理应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才对。
你若今日对兄弟拔出屠刀,明日就可能会对朋友,对亲人拔出屠刀。
失道者寡助!
此诗一出,还敢继续针对杨旭?
抬起头,杨旭望向夏皇,高声道:
“父皇,儿臣诗已做完,还请父皇指正!”
所有人目光都放在了夏皇身后,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喘一下,紧张,惶恐的气息在蔓延。
夏皇接下来说的话,事关杨旭何去何从,究竟是废还是保留。
沉默片刻,夏皇眸子中闪烁着诧异,点头道:
“这首诗,确实不错。”
不错,便是认可!
杨旭心中松了一口气,既然得到夏皇的认可,太子之位就暂时保住了。
太子党仅剩的仨瓜俩枣也是惊喜的合不拢嘴,激动至极。
他们的主子终于有点起色了!
然而,一家欢喜一家愁,三皇子杨东升脸上的冰冷愤怒之色几乎化为实质!
见鬼了!这个废物竟然还真的做出了诗!
他布局了这么长时间,耗费了这么多心血,却功亏一篑。
他冷笑着,心中恨不得一剑砍死杨旭。
“三弟,勿忧。”
就在这时,他的耳旁传来一道微小的声音,扭头看去,是二皇子杨紫气,他面冠如玉,风度翩翩,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二哥,你有良策?”
杨东升低声问道。
杨紫气淡淡一笑,走出朝臣队伍,对杨旭笑道:
“皇兄前些日子还不通诗词,今日就大放异彩,技惊四座。看到您进步如此之大,弟弟是真心高兴。”
“刚好我对诗词感兴趣,故此想要向皇兄求取诗词一道的真经,还请皇兄不吝赐教。”
闻言,杨东升精神一震。
对啊!太子完全就是个废物,怎么可能突然就精通诗词,一定是提前准备了很久。
因此,若是向他请教诗词一道,后者必然露馅,欺君之罪太子必然扛不住的!
再者,他们只是请教诗词一道,又没有开口废除太子之位,根本不算违背了大义。
好计!
杨东升心里激动至极,可就在这时,他的袖口一动,抬起手时,竟是发现手中多了一张纸条。
悄然打开,六个大字让杨东升眸子猛地一缩!
指认太子抄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