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失灵。
北洋舰队诸小队虽然只能各自为战,队形也凌乱不整,但将校用命,士气未减。丁汝昌负重伤不能站立,裹伤后始终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
三时四分,定远舰腹忽中一炮,猛烈的火焰从炸开的洞口喷出,定远忙集中人力灭火,攻势转弱而火势不减。日舰第一游击队趁机驶近攻击。镇远、致远见此情形,急速向旗舰靠拢,迎战日舰。定远的火灾终于得以扑灭,但致远舰却中弹累累。下午三时二十分,数颗榴弹同时命中其水线,并引起鱼雷发射管内的一颗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关键时刻,致远舰因缺乏堵塞水门的橡皮,未能阻止大量海水从裂缝涌入。见此情形,管带邓世昌依然指挥若定,下令军舰撞向吉野。奈何吉野用其速射炮猛烈攻击致远舰首,加速了舰首的下沉,最终使得致远舰推进器悬空,大头朝下沉没。
据美籍海员马吉芬记载:“瞬间,该舰即向一方倾斜。最以勇敢著称之邓舰长世昌,早经觉悟已迫于最期,能破敌一舰,斯可以洁此生,故毅然决然出于杀身成仁之举。冒敌舰所发巨弹有如雨霰,加之自舰倾斜已甚,致功业成之际遽尔颠覆,舰首先行下沉,推进器直现于空中,犹在旋转不已。惜哉,壮哉!”
邓世昌落水后,拒绝接受救生圈,鱼雷艇左一也来救助,亦不应。其爱犬游到身边衔其臂,被他用力按入水中,自己也随之没于波涛中。全舰二百五十余名中外官兵,除七人获救外,全部葬身大海。战后,邓世昌之死震动了朝野,光绪帝闻其牺牲得极为壮烈,遂亲笔赐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又作诗一首云:“城上神威炮千斤,枉资剧冠挫我军;后来无道终许汝;
致远沉没后,位于北洋舰队左翼外侧的济远、广甲二舰就变得孤立于本队了。开战后,济远数次中炮,伤亡十余人,管带方伯谦便挂出“本舰重伤”信号。后来,他看见致远沉没,连忙转舵向西驶离战区,于半夜二时许回到旅顺港。广甲管带吴敬荣见济远西驶,也随之而逃,半夜驶至大连湾外时,慌不择路,船底触礁搁浅。吴敬荣弃船登岸,两天后广甲被日舰驶近击毁。战后,李鸿章奏请严厉惩办逃将,九月二十三日,军机处电寄谕旨:方伯谦军前正法,吴敬荣革职留任。次日拂晓,方伯谦被押至旅顺黄金山下斩首。
济远、广甲逃离后,第一游击队死死咬住经远一舰,四面围攻。经远以一抵四,并无畏惧,拒战良久。林永升,左翼左营副将,经远号管带同左翼左营守备陈京莹协同御敌救火,毫不畏惧,表现极为出色,激战中,管带林永升头部中炮牺牲,随后帮带大副陈荣也中炮壮烈牺牲,接着陈京莹接替指挥,全舰将士戮力奋战,不久陈京莹也中炮阵亡,陈京莹牺牲后,经远水兵在没有指挥官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作战。此时,四艘日舰逼近到二千米以内,用速射炮实施近距离打击,终于将经远击沉。全舰二百七十余人中,除十六人获救生还外,其余全部遇难。
至此北洋舰队二主力舰沉没、二舰逃走,只剩下定远、镇远、靖远、来远四艘主力舰;小日本舰队一舰重伤逃脱,尚有九艘战舰。日本方面跃居绝对优势。
第三十三章 甲午中日黄海海战(三)
这时日舰司令官及时调整策略,以本队集中对付定远和镇远,第一游击队则合力进攻靖远和来远。其意在使北洋舰队彼此不能相顾,争取先击沉较弱的靖远和来远,然后全军围攻两艘巨舰。
靖远和来远在四舰围攻下,临时结成一队,以寡敌众,苦战多时。北洋水师右翼左营副将,来远号管带邱宝仁与来远全舰官兵拼死作战,发动了对日本军舰赤城的围追,多次命中赤城舰,致其后桅折断、舰体重创,但来远不幸被赤城的尾炮击中。由于当时日本联合舰队广泛装备了装填烈性炸药的炮弹,来远舰由此燃起大火,几乎无法收拾。来远舱内中弹过多,延烧房舱数十间,猛火中舰首炮依然发射,士卒奋力救火。当时为防止火焰从甲板烧入机舱,不得已将通往机舱的所有通风管、天窗密闭,黑暗中由上甲板向焚火室传达命令仅靠通风管传话。轮机官兵不顾上百度的高温,始终坚守岗位,恪尽职守。
靖远也中弹一百多,起了大火,于是二舰遂相随冲出重围,西驶至大鹿岛附近,占据有利地形,背靠浅滩,用舰首重炮对敌。第一游击队赶来后,见此情况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发炮,失去四面围攻的优势。二舰趁机抓紧时间灭火修补。在邱宝仁和叶祖贵的指挥下,两舰官兵一面抗敌,一面救火,终于将火扑灭。
而在原作战海域,定远和镇远已经陷入重围,面对松岛为首的五舰激战不已。定远、镇远是当时世界各国海军中比较罕见的铁甲巨舰,虽然吨位只出中上等,但主炮口径却是一等,日本海军磨砺十几年为的就是打败二舰。
左翼中营游击,镇远号帮带,杨用霖奋然对部下说:“战不必捷,然此海即余死所!”接着说道:“时至矣!吾将以死报国”。
部下激动得掉眼泪说:“公死,吾辈何以为生?赴汤蹈火,惟公所命!”
海战中,杨用霖协助管带左翼总兵林泰曾,指挥全舰将士奋力鏖战。在激烈的炮火中,旗舰定远中弹起火,烈焰汹腾,向全舰蔓延。在此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