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321章 国公出主意
早朝上的那些大臣各怀鬼胎,太子和雍王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么重要的事,他要找个没有私心的人商议。
定国公谢他的信任,坐在弘景帝下首就事论事道:“陛下犹豫不决无非是怀疑那羽檄的真伪,罪臣柳满江刚指认宁王是粮草贪污案的幕后主使,案子尚无定论北境就要起战事,换做是老臣,也会怀疑这当中有猫腻。”
弘景帝十分高兴定国公和他是一条心,闻言也不藏着掖着,和定国公直说道:
“朕确实有此怀疑,但贪污案审理才刚过去几日,消息一来一回少说要十天半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宁王不可能准备得这么周全。”
明世子那边他也派人查了,没见有书信或者密报送出城。
定国公老神在在:“老臣倒是觉得,陛下不必过于纠结此事,不妨先暂且搁置。”
弘景帝微一抬手示意他继续往下说,做洗耳恭听状。
定国公拱手,沉吟道:“眼下北境局势未明,贸然给宁王定罪,一是会动摇军心于战事不利,二来也有可能让宁王蒙受不白之冤。
再者,若宁王真的牵扯其中,朝廷也不宜在这个档口处置。
宁王在北境驻扎多年,没有人比他更熟悉鞑靼的动向,万一鞑靼要卷土重来,朝廷还用得到他。
是以老臣提议,不如先暂时将此事按下,待北境局势稳定,再行论处。”
这就是他方才在朝堂上犹豫不决的原因呐!
弘景帝长叹了一口气和定国公推心置腹:“宁王在北境拥兵自重已成朝廷的心腹大患,朕好不容易抓到他的错处想敲山震虎,若就这么放过,下次想再有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
定国公浑浊的双眼闪过一道暗光又很快被他藏起来,“若是因为此事,老臣倒是有个想法。”
“恕你无罪,但说无妨。”
定国公娓娓道:“陛下已经下旨派人去查明那群流寇的来历,若他们真的是拉克尔派来的斥候,那鞑靼就确有不轨之心,朝廷不宜在此时给宁王定罪。
若他们只是普通的流寇亦或者是宁王自导自演……”
“那宁王就是谎报军情妄图掀起天下大乱,罪加一等!”
到时候他都不用纠结宁王和贪污案有没有关联,光这一条就足够他夺了宁王的兵权了!
弘景帝两眼如炬,脸色也舒展开了,“老国公一语惊醒梦中人,朕知晓该怎么做了。”
定国公见状心中百感交集,起身道:“老臣告退。”
弘景帝挥了挥手,“董忠,替朕送送定国公。”
定国公行礼告退,出了御书房就请董忠留步,自己一个人慢慢往宫门口走去。
皇帝和他推心置腹,他却不敢真的什么都和皇帝说,今日这些话已经是他能想到的能平衡眼前局面的最好的方式,接下来就要看宁王自己了。
定国公望了望天边悠闲自在的浮云,被阳光刺得眯了眯眼。
他已经老了,没几年好活了,只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天下不要再起烽烟。
—*—*—
另一边,北境的信使从宫里出来后马不停蹄地去宁王府给明若昀送家书。
明若昀心里也十分挂念宁王,听说明魁到了亲自出门迎他。
“父王一切可好?”
明魁跪地行礼,从怀里掏出宁王的家书交给他,满脸欣喜:“王爷一切安好,前些日子还猎了一只吊睛白虎养在军营里当宠物,就是日日担心世子在邺京的处境,属下这次来他还特地叮嘱要好好看看世子,回去说给他听。”
明若昀一边展信一边露出个会心的笑容,“和他说我也一切都好,九皇子如今住在府上,有他相护,没人敢把我怎么样。”
明魁一惊,这么说王府里不全是自己人,他方才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吧?
明若昀说无碍,见宁王在信上将屠村一事描述得十分严重,哑然失笑。
日昇这是把戏做得有多逼真,连父王都没看出纰漏。
不过这样也好,连父王都看不出来,朝廷这些酒囊饭袋就更信以为真了。
让卫茕去门外望风,和明魁关起门来说正事。
“后面的事左使都安排好了么?会不会叫人查出端倪?”
明魁严肃道:“世子放心,左使已让明霜一边与二公子缠斗一边往鞑靼境内撤退,朝廷绝对查不到。”
“和明辙缠斗?”
明若昀蹙眉,怎么还有明辙的事?他不是让他继续随大军去青州种田吗?
明魁嘿嘿笑道:“左使说二公子好歹是侯爵公子,天天去种地太不像话,便给他个机会带兵出来活动活动。”
明若昀岂会不知他们真正的意图:“我看是明霜想活动活动吧。”
明魁只笑不语,完全不觉得他们这些当下属的去揍世子的庶弟有什么不对。
明若昀失笑,让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早朝上的那些大臣各怀鬼胎,太子和雍王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么重要的事,他要找个没有私心的人商议。
定国公谢他的信任,坐在弘景帝下首就事论事道:“陛下犹豫不决无非是怀疑那羽檄的真伪,罪臣柳满江刚指认宁王是粮草贪污案的幕后主使,案子尚无定论北境就要起战事,换做是老臣,也会怀疑这当中有猫腻。”
弘景帝十分高兴定国公和他是一条心,闻言也不藏着掖着,和定国公直说道:
“朕确实有此怀疑,但贪污案审理才刚过去几日,消息一来一回少说要十天半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宁王不可能准备得这么周全。”
明世子那边他也派人查了,没见有书信或者密报送出城。
定国公老神在在:“老臣倒是觉得,陛下不必过于纠结此事,不妨先暂且搁置。”
弘景帝微一抬手示意他继续往下说,做洗耳恭听状。
定国公拱手,沉吟道:“眼下北境局势未明,贸然给宁王定罪,一是会动摇军心于战事不利,二来也有可能让宁王蒙受不白之冤。
再者,若宁王真的牵扯其中,朝廷也不宜在这个档口处置。
宁王在北境驻扎多年,没有人比他更熟悉鞑靼的动向,万一鞑靼要卷土重来,朝廷还用得到他。
是以老臣提议,不如先暂时将此事按下,待北境局势稳定,再行论处。”
这就是他方才在朝堂上犹豫不决的原因呐!
弘景帝长叹了一口气和定国公推心置腹:“宁王在北境拥兵自重已成朝廷的心腹大患,朕好不容易抓到他的错处想敲山震虎,若就这么放过,下次想再有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
定国公浑浊的双眼闪过一道暗光又很快被他藏起来,“若是因为此事,老臣倒是有个想法。”
“恕你无罪,但说无妨。”
定国公娓娓道:“陛下已经下旨派人去查明那群流寇的来历,若他们真的是拉克尔派来的斥候,那鞑靼就确有不轨之心,朝廷不宜在此时给宁王定罪。
若他们只是普通的流寇亦或者是宁王自导自演……”
“那宁王就是谎报军情妄图掀起天下大乱,罪加一等!”
到时候他都不用纠结宁王和贪污案有没有关联,光这一条就足够他夺了宁王的兵权了!
弘景帝两眼如炬,脸色也舒展开了,“老国公一语惊醒梦中人,朕知晓该怎么做了。”
定国公见状心中百感交集,起身道:“老臣告退。”
弘景帝挥了挥手,“董忠,替朕送送定国公。”
定国公行礼告退,出了御书房就请董忠留步,自己一个人慢慢往宫门口走去。
皇帝和他推心置腹,他却不敢真的什么都和皇帝说,今日这些话已经是他能想到的能平衡眼前局面的最好的方式,接下来就要看宁王自己了。
定国公望了望天边悠闲自在的浮云,被阳光刺得眯了眯眼。
他已经老了,没几年好活了,只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天下不要再起烽烟。
—*—*—
另一边,北境的信使从宫里出来后马不停蹄地去宁王府给明若昀送家书。
明若昀心里也十分挂念宁王,听说明魁到了亲自出门迎他。
“父王一切可好?”
明魁跪地行礼,从怀里掏出宁王的家书交给他,满脸欣喜:“王爷一切安好,前些日子还猎了一只吊睛白虎养在军营里当宠物,就是日日担心世子在邺京的处境,属下这次来他还特地叮嘱要好好看看世子,回去说给他听。”
明若昀一边展信一边露出个会心的笑容,“和他说我也一切都好,九皇子如今住在府上,有他相护,没人敢把我怎么样。”
明魁一惊,这么说王府里不全是自己人,他方才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吧?
明若昀说无碍,见宁王在信上将屠村一事描述得十分严重,哑然失笑。
日昇这是把戏做得有多逼真,连父王都没看出纰漏。
不过这样也好,连父王都看不出来,朝廷这些酒囊饭袋就更信以为真了。
让卫茕去门外望风,和明魁关起门来说正事。
“后面的事左使都安排好了么?会不会叫人查出端倪?”
明魁严肃道:“世子放心,左使已让明霜一边与二公子缠斗一边往鞑靼境内撤退,朝廷绝对查不到。”
“和明辙缠斗?”
明若昀蹙眉,怎么还有明辙的事?他不是让他继续随大军去青州种田吗?
明魁嘿嘿笑道:“左使说二公子好歹是侯爵公子,天天去种地太不像话,便给他个机会带兵出来活动活动。”
明若昀岂会不知他们真正的意图:“我看是明霜想活动活动吧。”
明魁只笑不语,完全不觉得他们这些当下属的去揍世子的庶弟有什么不对。
明若昀失笑,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