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看到这个名字,大家感到很惊讶。大家对“庄森”的名字都很耳熟,是他解开了现代科学中的部分秘密,这些大胆的尝试既严肃又有趣。但又带有悲剧色彩,这主要是对其结局而言。
大家也许记得,美国人加尔纳为了研究猴子的语言,而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实地考察。约翰·科特和马克斯·于贝尔对这位教授的名字很熟悉,他曾在纽约《海瑟斯周报》上发现过他的文章。
“我们好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其中一人说。
加尔纳先生做了庄森医生之前所做的工作。而这个美国人所做的并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因为他也是一位效仿者。
在去非洲前,加尔纳教授就与猴子打上了交道。通过长时间的相处和仔细观察,他得出了结论:这种4足动物会说话,发音非常清晰,它们可以表达吃、喝的需要,而且彼此能够听懂,于是加尔纳先生就用留声机记录下了猴子的语言。
他发现了猴子与人类最大的区别——必要的时候才讲话。
加尔纳认为:“我所掌握的关于动物世界的知识使我坚信: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一定的语言天赋,这与它们的习性和需要相关。”
在加尔纳之前,人们就已发现:狗、猴子以及一些哺乳动物像人类一样拥有喉部发音器官及声门。然而,有许多人却不同意这种观点——思想产生于语言之前,要想说话,就必须先学会思考,思考则需要概括、总结、归纳等综合组织能力,这些正是动物所不具备的。鹦鹉虽然会说话,可它对于自己所说的词的含义一点也不懂,这说明大自然没有赋予他们足够的天赋。
一位博学评论家得出这样的结论:“语言的产生需要有判断力和推理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又暗含在抽象和普通的概念基础之上。”
但加尔纳不愿听这些规律性的结论。
加尔纳教授决定去非洲热带森林验证他的理论。他在那里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猴子。他在学会了大猩猩的语言之后,他就回到美洲,用猴子语言和词汇出版了一本书,后来人们不得不承认他的学说有道理。
加尔纳先生是否恪守了他许下的诺言呢?正是在此出了问题。在这方面,庄森先生不相信加尔纳先生。
1892年,加尔纳从美洲来到非洲刚果,在利伯维尔的约翰·罗兰特公司驻当地办事处安了家。他在此处一直住到1894年2月。
从1894年2月开始,加尔纳教授开始进行他的研究工作。他乘一小汽船溯奥古维河而上,在朗巴莱纳下了船,并于4月22日到达费尔南-瓦茨的天主教传教团驻地。
神父们在美丽的费尔南-瓦茨湖畔的宅第中热情接待了他。为了方便这位动物学家的考察,传教团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尔纳教授对此非常感激。
传教团驻地后面那片广阔的森林就有许多猴子。没有比同那个地方的猴子打交道更方便的了。当然,加尔纳先生要先与猴子亲密相处。
因此,加尔纳先生做了个可以自由拆卸的铁笼子,然后运到了森林里,接着,他在笼子里生活了3个月,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一人。
铁笼子离传教团驻地需要走20分钟的时间,在传教团的蓄水池附近,他将此命名为“福特-高里”。他沿着一条林荫小道可以到达这里,他甚至有时连在这里住3个晚上。但由于蚊子太多,最终他还是拆了笼子回到了传教团驻地,神父们依然热情款待了他。
他终于在6月18日离开了传教团驻地,并带走了2只固执地拒绝和他交谈的小黑猩猩作为此行的纪念。
这就是加尔纳先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但有一点尚需证实:猴子是否真有自己的语言,还有待于人们去发现。另外人们还需要进一步去发现猴子在语言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器官。
加尔纳教授强调自己已分辨出几个不同的声音符号,如“whouw”表示“食物”,“cheny”表示“鱼”,“iegk”表示“当心”等等。他根据在华盛顿动物园作的观察及留声机记录,记录了一个词语专门用来统称与吃喝有关的,一个指手的用途的以及一个推算日期的。加尔纳认为,这种语言由8种或9种主要声音组成,有30或35个声调变化,发音总是升〔ia〕。
加尔纳认为,人类的进化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相似。但我们从中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如果人类是由类人猿的一支进化而来的,那么为什么人类的语言却没有类人猿的原始语言成份呢?”
人类的祖先仅仅是猴子吗?这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揭示。
后来人们认为,由博学家加尔纳发现的所谓猴子的语言,只不过是这种哺乳动物在与同类交流时发出的一系列声音,如狗、马、羊、鹅、燕子、蚂蚁、蜜蜂等一样。观察家认为,动物之间是通过叫喊,或用符号、特殊动作等来完成的。虽然这种交流没有思想,但它至少代表一种强烈的感受,或者发自内心的感情。
总体来说,这位美国教授所作的研究及少量的实践是不能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