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突然卡米在前面惊叫一声:“有光!……”
后面的马克斯和约翰急忙赶了上去。
“有土著人吗?”约翰问。
“看看再说,”卡米回答。
确实,就在离此大约100多米远的小路前方,有一支燃得正旺的火把,尽管它在这无边无际的森林中还显得太渺小,却又在黑暗中显得分外强烈。
这个人要拿着火把到哪儿去?那会是个人吗?会不会有人来进攻他们?还是救他们的人来了?
三个人满腹狐疑,举步不前。
一直沉默了几分钟。
但火把依然停在那里。
也许只有鬼火才会这么奇怪地停在空中。
“我们该怎么办?”约翰问。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妨过去瞧个究竟。”马克斯说。
“那就过去看看。”卡米赞问道。
但他们向前走,那火把却也在向前移,似乎拿火把的人已经发现了他们?……莫非这是给他们指点迷津的神灯?莫非上帝有意要把他们带到庄森河或乌班吉河的其他支流身旁?
现在别无选择了,姑且随着这神秘的火光向前走,然后再找机会辨明去西南的方向。
3个人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走到小路的尽头去!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草丛中有被人或动物践踏过的痕迹,有的地方藤罗都被折断了。
他们一路上碰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树种:有一种“古拉·克雷皮淌”树,只有中非和南美才有,它的果实可以爆裂开来,属大戟科。因为它那柔软的树皮中包着一种乳汁,在果实成熟时,会发出响亮的爆裂声,把种子射到远处;还有一种在努比亚的森林中才能找到的“曹发尔”树,只要有风从它的枝杈间吹过,就会发出“呜呜”的呼啸声。
约翰、马克斯和卡米就样一直向前走了3个小时左右,而那火光一直与他们若即若离,随走随停……
“这是多好的向导,”马克斯笑着说,“对我们照顾有加!……如果我们能知道它有什么目的就好了……”
“我倒没想那么多,”约翰·科特答道,“我只是指望着能被尽早带出这座迷宫!……马克斯,这就叫天无绝人之路,吉人自有天相。”
“你还挺会诌!哈哈……”
“只是别被带到陷阱里去!”约翰又提醒道。
下午,曲曲折折的林间小径逐渐暗了下来。
三个人以卡米为首,一个接着一个鱼贯而行,由于小径太窄了,仅能允许一人穿过。
有时他们想加快脚步赶上那个向导,但那向导却有意与他们保持距离,也加快了脚步。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四、五个小时,他们已经很累了,但卡米不愿意这么放弃,所以鼓励他们一直跟着火把走下去。
但等他们再抬头时,火光却突然不见了。
“站住,朋友们,”约翰说道,“这预示着什么?”
“这可能是个信号。”
“这肯定是某种命令。”马克斯颇有见地地说。
“那咱们就听从他的命令,”卡米说,“今晚我们就在这里过夜怎么样?”
“但是,”约翰问道,“如果明天这火把不出现怎么办?”
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出。
3个人找了一棵树,坐下来分吃一点牛肉,并幸好又发现有条小溪躺在草丛中。他们伏在小溪上痛饮了一番。
奇怪的是在这多雨的地区竟接连两天都没下雨。
“真多亏了我们的向导,”约翰说,“如果不是他引导我们,我们可能自己不会找到这条小溪。”
“真得好好谢谢他,”马克斯一边说话,一边用树叶卷成的锥形桶从小溪中舀水喝,“这水胜过了醇美的葡萄酒,我们的向导可想得真周到。”
虽然他们的处境并不安全,但沉重的困倦向他们袭来,3个人都有点支撑不住了。但临睡时,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又想起了朗加,真是个苦命的孩子,他会不会已经死在河水中了?如果他也被救的话,那他无论如何也要来找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的。但遗憾的是,一直没看到他,这更加重了两个朋友的担心。
第二天3人一觉醒来,竟意外地看到从枝叶间透进了更多的亮光。
卡米断言他们正在向东走。但这样显然只会与目标背道而驰。可他们别无选择,只有走下去。
“你看到那火把了吗?”约翰问卡米。
“看到了,就在前面,”卡米答道。
“上帝呀!”马克斯·于贝尔惊叫道,“那不会是三王星吧?我们跟着他走是不会走到西边去的,那样我们永远也不会到达贝特莱姆城!”
但3月22日这一天又平静地过去了,他们一直在跟着那支火把向东走。
小径两侧的树木更变得密不透风,树和树紧贴在一起,荆棘和藤罗杂乱地交织在一起。他们只能在这条似乎永无尽头的绿色长廓中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