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礼法,及至禹、汤、盘庚、武丁,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上皇自己就是弑兄杀弟登上的皇位,给后世之君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加之数年前的那场兵谏,在陈春棠看来,老圣人是绝不想剩下的儿子再走这条路的。
贪权恋位疑心病重一点这是事实,当今天子的皇位绝不可能改变。
凉王刘永禩现在跳的再欢,太上皇也不可能废帝另立。
恐怕礼部的人,都不一定比太上皇更维护礼法规矩……
“老夫明日就参他贾家一本,今日正好闹了这么一出戏,不但把宫里的事挑到了明处,更是牵扯到了甄家还有凉王,老夫不信圣人会不起疑。”
说到这里,老大人的眉头突然皱起,沉吟片刻后突然看向了李璋:“你父亲那边,怕是跟你舅父一样,被人惦记上了。”
被谁惦记?不外乎京城的这几方势力。
帝党、凉王党、忠王党以及江南的士绅豪商,估计已经快打出狗脑子了吧。
当然了,作为太上皇专门用来平衡各方的棋子,有人乐意李夫子任职南直隶,就会有人恨不得李夫子赶紧滚蛋。
甚至,李夫子跟林舅舅一样,早就上了某些人的必杀名单,估计这会墙头就趴着刺客哩。
“圣人让老夫收你为弟子,就是在警告那些打主意的人。”
啊?
李璋疑惑的看向了老大人:“老师为何这么说?”
陈春棠指了指墙上的一幅字,李璋这才注意到了那副字的奇特之处。
“国之诤臣……这是圣人御笔?”
君有诤臣,不亡其国,老大人好大的荣耀!
“京城也好,南直隶也罢,如今需要有个人来给这两边的闹剧降降温。而老夫,是最合适的人选。毕竟上至君上,下至群臣,没有老夫不敢参的。”
“老师威武霸气!”
李璋不禁赞了一声,随即又苦笑说道:“我还以为是圣人觉得学生少年英才,想给学生找个好老师好好教导哩……”
“你呀,还是不懂这朝堂上的事。你小子的确是个可造之材,但在圣人眼中,整个天下又何曾少过惊才艳艳的少年郎?让老夫收你当弟子,不过是想让老夫帮你父亲一把罢了。”
陈春棠笑了笑,转身到了书桌旁。
“替为师研磨,咱们再找几个帮手,好好闹他一场!”
……
虽说这老师来的有些莫名其妙,但陈老大人的气魄与脾性,很令李璋佩服。
在陈家一日,李璋学到了不少东西。
可惜了,时间紧迫,除了给老师、师母敬了拜师茶外,连个像样的拜师礼都没办。
等到傍晚时分,陈春棠亲自送李璋二人出门。
他将一块环形的古玉递给个李璋:“璋乃礼器,半圭为璋。咱们师徒的缘分来的奇妙,但为师很高兴有你这个徒弟。今锡尔介圭,赐汝字玉圭(gui),望吾徒明礼崇礼,养浩然之气,行君子之风。”
“学生李玉圭,拜谢恩师赐字。学生必谨遵恩师教诲,明礼崇礼,养浩然之气,行君子之风,不负师恩!”
李璋恭敬郑重的双手接过古玉,大礼拜下,叩头拜下。
陈春棠欣慰的点了点头,扶起后拍了拍李璋的肩膀,细心嘱咐:“明日,你尽量不要出门。后日一早,为师亲自送你们兄妹出京,等到了扬州后,你将那封信交给如海,当能解林家之危。”
李璋摸了摸藏在胸前的信件,点头应道:“学生谨记,多谢老师。”
告别了老大人,李慕白依旧扮成车夫,驱赶马车护送兄妹二人回了西江米巷。
陈夫人不知给黛玉说了什么,小丫头明显更加沉默了,一进门就说她有些累,要先回卧房休息。
李璋也没有着急去问,只是叮嘱王嬷嬷多看顾些,请了李慕白进屋,说起来今日之事。
“令尊的事,是金陵知府贾化所传。”
锦衣卫本就有刺探消息之责,今日的事闹这么大,北镇抚司自然是查出了些蛛丝马迹。
李慕白将一卷卷宗递给了李璋,其上正是贾化来京这几日的一举一动,甚至连他晚上睡在哪间屋子,陪床的是谁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凉王府?这就有意思了。”
“璋小爷看出问题来了?”
高手兄这是要考我?
“家父是圣人放在江南平衡各方势力的,他说家父在江南宣扬易君另立、推举凉王登基,圣人会怎么想?”
李璋挑了挑眉:“这件事吃亏的,除了我李家,另一个就是甄家与凉王府。贾化是受了荣国府之恩,推举复职。按说甄家与贾家世代交好,他这么做,是在挑拨甄、贾两家的关系吗?再不济,这件事受益的会是谁?现在看来,义忠王府的那位,不简单啊!”
李慕白竖起了大拇指:“璋小爷果然聪明,直到午后,北镇抚司也才查到了这些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