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兰鹤卿离开锦华院后,元吉本想带方妈妈去西厢房寻人。但又怕方妈妈知道兰鹤卿和姜愿分房的事情。
这要是传出去,别人还以为他们家郎君不行呢。
元吉誓死维护自家郎君声誉。
所以他对着方妈妈说是因为昨夜二郎君和少夫人折腾太久,少夫人如今还没起身。
方妈妈一脸了然,去了一旁候着。
元吉从正堂穿过,急急忙忙去西厢房请人。
姜愿也是刚用完早饭,正准备收拾一下去给兰老夫人请安。
便见元吉疾步而来。
“元吉,你这是怎么了?”
姜愿出声问了句,元吉恭敬行礼,这才开口:“二夫人请您去碧水院呢。”
他将方妈妈的话重复了一遍。
闻言,姜愿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又是一模一样的戏码。
前世的时候,周氏也是这样,借着交还大房东西的名头,给了她这几年的账本。
她断定姜愿自幼在西北长大,武将出身,对于掌家之事,一窍不通。
事实上的确也是。
因为算错了账本,还给锦华院的下人发错了银钱,招惹了不少怨言。
如今这一手掌家的本领,是姜愿苦熬两年,磕磕绊绊才学会的。
周氏想为白婉清出口气,所以才要给姜愿一个下马威。
只是不好意思,这一次,她怕是要让周氏和白婉清失望了。
“知道了,我换身衣裳就过去。”
有了姜愿这句,元吉便退出去了。
“去把父亲之前送来的那套衣裳拿出来。”
姜愿对着芷荷吩咐了句,那套衣服是用蜀锦做的。
如今这夏末入秋的季节穿,正是刚刚好。
不仅如此,姜愿还让芷荷拿了一套上等的头面。
母亲说过,越是有人想看你的笑话,你就越要挺直了腰杆。
不多时,芷荷便捧着衣裳过来了。
蜀锦特有的柔光如水波漫溢而出,朱砂红的缎面上浮着金丝织就的鸾鸟云纹。
每一根尾羽都缀着米粒大小的珍珠,在窗棂透进的秋阳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晕。
掺了银线织的秋海棠,走动时便似月华在夜色里流淌。
这是用蜀中贡锦局今年新出的雨丝锦,经纬之间要掺孔雀绒捻线,十名绣娘足足绣了三个月。
姜愿对镜将耳垂上的明月珰换成翡翠点翠的坠子。
冰种翡翠雕成垂露状,里头裹着细如发丝的金箔,随着动作便漾出粼粼波光。
她望着镜中少女微扬的眼尾,铜镜边缘錾刻的莲纹将她的面容框成一幅工笔画。
镜中人眼角染上茜色胭脂,像雪地里绽开的红梅。
伸手抚过领口缀着的珍珠玛瑙璎珞圈,十八颗南海明珠间错落嵌着錾花金蝉,
蝉翼薄如蝉蜕,稍一碰触便微微震颤。
其实姜愿不喜欢这样繁复的打扮,坠在身上像是锁上重重枷锁。
只可惜前世的她并不明白,华贵的衣裙和精美的首饰代表的便是身份。
是累世公卿下,百年世族才应有的底蕴。
这些金珠玉翠不是负累,而是她的底气。
姜愿对着铜镜最后理了理鬓边的碎发。
打扮好,她这才带着芷荷离开西厢房。
等在外头的方妈妈本有些不耐烦,三催四请的不来,难不成是要夫人一直等着?
“久等了,走吧。”
含笑的女声从不远处传来,方妈妈和元吉同时抬头去看。
明艳动人,却又端庄大方,丝毫不逊色王公贵族。
姜愿看着两人眼中的惊羡,勾唇浅笑。
一行人这才去了碧水院,刚进屋子便看到了坐在里头的白婉清。
“姑母,您尝尝这个,前几日父亲托人从岭南送来的呢。”
白婉清的声音永远都是轻轻柔柔的,就和她这个人一样。
一身素雅到几乎跟守孝般的打扮,永远都不施粉黛。
这样的装扮,再加上她瘦弱的身子,好似一阵风就能吹倒一般。
环佩叮咚,碰撞在一起发出悦耳的声响。
正在说话的周氏和白婉清不由得都看向了门口。
走进来的女子让两人险些没认出来这是姜愿。
她特意着了一身华贵的衣裳,只是却不显庸俗。
面料做工皆是上乘,更衬的姜愿整个人都大气高贵。
白婉清这身装扮如今在她面前,好似个婢女一般。
“见过二婶婶。”
姜愿俯身行礼,周氏这才回过神来。
“昨个儿没仔细瞧,今个儿一见,果真是个美人胚子。”
周氏笑着说了句,抬手示意姜愿落座。
她这人八面玲珑,为人处事更是挑不出一丁点的错处